“流來不自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來不自東”全詩
修從多劫后,行出眾人中。
衲冷湖山雨,幡輕海甸風。
游吳累夏講,還與虎溪同。
作者簡介(張蠙)
[約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后在世。生而穎秀,幼能為詩登單于臺,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名,由是知名。家貧累下第,留滯長安。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間,與許棠、張喬、鄭谷等合稱“咸通十哲”。授校書郎,調櫟陽尉,遷犀浦令。五建建蜀國,拜膳部員外郎。后為金堂令。
《贈可倫上人》張蠙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可倫上人》是唐代張蠙創作的一首詩詞。
詩詞的中文譯文:
空門教義本源空,
流云不自向東行。
經過多劫修得慧,
出世超凡入仙宮。
寒衲湖山飄雨露,
輕幡海濱風自動。
游吳講法長夏日,
與虎溪邊共流通。
詩詞的詩意:
這首詩歌以贊頌僧人為主題,描繪了僧人修行的境界和修得的智慧。詩人通過表達僧人的境界來探討人生的意義和超越塵世的境地。詩中描述了僧人行走在寒冷的湖山中,受到雨露的浸潤,尋找真理的旅途是艱難的。然而,他們頂著海濱的風,輕盈自如地前行,象征著他們對世俗的超越。詩詞最后提到,這些僧人游歷吳地,滿懷智慧地講授佛法,與虎溪邊的人們分享他們的修行成果。
詩詞的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僧人的修行境地,表達了作者對修行者的贊賞和尊敬。詩人以靈活的詞語,生動地刻畫了僧人修行的艱辛和奮斗,以及他們在修行過程中所獲得的智慧和能力。詩中運用了自然景觀和氣象現象的描寫來增強詩詞的意境和氛圍。通過這種辭藻和形象的描寫,詩人讓讀者感受到了僧人修行的奇妙和難以言表的精神境界。整首詩意境高遠,語言簡潔明了,傳達出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對智慧的推崇。
“流來不自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kě lún shàng rén
贈可倫上人
shī jiào běn yú kōng, liú lái bù zì dōng.
師教本于空,流來不自東。
xiū cóng duō jié hòu, xíng chū zhòng rén zhōng.
修從多劫后,行出眾人中。
nà lěng hú shān yǔ, fān qīng hǎi diān fēng.
衲冷湖山雨,幡輕海甸風。
yóu wú lèi xià jiǎng, hái yǔ hǔ xī tóng.
游吳累夏講,還與虎溪同。
“流來不自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