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如孤鶴在空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如孤鶴在空虛”全詩
昔年親種樹皆老,此世相逢人自疏。
野葉細苞深洞藥,巖蘿閑束古仙書。
只尋隱跡歸何處,方說煙霞不定居。
分類:
作者簡介(張蠙)
[約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后在世。生而穎秀,幼能為詩登單于臺,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名,由是知名。家貧累下第,留滯長安。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間,與許棠、張喬、鄭谷等合稱“咸通十哲”。授校書郎,調櫟陽尉,遷犀浦令。五建建蜀國,拜膳部員外郎。后為金堂令。
《逢道者》張蠙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逢道者》是唐代張蠙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自由地離開山野,無論遠近都如同孤鶴獨立在虛空之中。
從前親自種植的樹也都已經變老了,今生相遇的人都自我疏離。
野生的葉子與草花在深山的藥草中茂盛,閑適地束縛著古代仙人的書籍。
只是尋找隱跡的人去了哪里,才能說出這云霧和霞光的所在。
詩意:
《逢道者》抒發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憂思。詩人離開了山野,感覺遠離社會的喧囂,像孤鶴一般獨立于虛無之中。他回首過去,發現曾經親手種植的樹木變老了,而今生遇到的人也都不再親近。詩人通過描述野生的草木與古代仙人的書籍,表達了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最后,他思考著那些尋找隱跡之人去了哪里,只有他們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描述云霧和霞光之美。
賞析:
《逢道者》以簡練、含蓄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清幽的山野景象。詩人通過將自然與人生進行對比,表達了對自然與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的孤鶴形象象征了詩人遠離塵囂,追求內心自由的精神狀態。通過草木和仙人的描寫,詩人展示了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卓越的品質。最后,詩人提出了思考,尋找隱跡之人如何才能悟出云霧和霞光的真諦,給詩篇增添了一絲神秘和哲理。整首詩以自然與人生為主題,形式簡約,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間。
“還如孤鶴在空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éng dào zhě
逢道者
zòng yì chū shān wú yuǎn jìn, hái rú gū hè zài kōng xū.
縱意出山無遠近,還如孤鶴在空虛。
xī nián qīn zhòng shù jiē lǎo,
昔年親種樹皆老,
cǐ shì xiàng féng rén zì shū.
此世相逢人自疏。
yě yè xì bāo shēn dòng yào, yán luó xián shù gǔ xiān shū.
野葉細苞深洞藥,巖蘿閑束古仙書。
zhǐ xún yǐn jī guī hé chǔ, fāng shuō yān xiá bù dìng jū.
只尋隱跡歸何處,方說煙霞不定居。
“還如孤鶴在空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