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數孤平少屈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漸數孤平少屈人”全詩
自聞離亂開公道,漸數孤平少屈人。
劣馬再尋商嶺路,扁舟重寄越溪濱。
省郎門似龍門峻,應借風雷變涸鱗。
分類:
作者簡介(張蠙)
[約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后在世。生而穎秀,幼能為詩登單于臺,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名,由是知名。家貧累下第,留滯長安。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間,與許棠、張喬、鄭谷等合稱“咸通十哲”。授校書郎,調櫟陽尉,遷犀浦令。五建建蜀國,拜膳部員外郎。后為金堂令。
《投所知》張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投所知》是唐代張蠙創作的一首詩,詩的內容主要表達了作者在亂世中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挫折,但依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求出路和希望的情感。
下面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十五年來我在朝廷中看著春天的變化,
我的頭發已經白了,但我還沒有得到回報。
我聽說亂世中將會開啟公正之門,
逐漸地,我逃避了與他人的爭斗。
我又一次騎著不好的馬尋找商嶺的路,
再一次,我乘坐小船來到越溪的岸邊。
省郎門就像是龍門般陡峭,
我希望能夠借助風雷之力翻身。
這首詩傳達了作者在亂世中的困境和期待。作者告誡自己在朝廷中已經度過了十五個春天,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他的頭發已經變白,但仍未得到身份的提升或官職的加冕。然而,作者也聽說了公正和正義將會在亂世中逐漸出現,他選擇避開與他人的爭斗,而是通過自我修養和等待時機來尋求機會。作者重尋商嶺的路,意味著他正在重新追求成功的道路。他乘坐小船來到越溪的岸邊,意味著他仍然抱著希望,寄托著自己的期待。最后,作者以省郎門比喻自己的處境,希望能夠通過力量的轉變,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這首詩寄托著作者在亂世中的深情和期望,表達了他對自己未來的希望和對公正正義的渴望。詩中以自然景物和寓言的方式,抒發了作者時代的困苦和自己的努力追求。整首詩韻味悠遠,感人心弦,給人一種耐人尋味的感覺。
“漸數孤平少屈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u suǒ zhī
投所知
shí wǔ nián kàn dì lǐ chūn, yī zhī tóu bái wèi chóu shēn.
十五年看帝里春,一枝頭白未酬身。
zì wén lí luàn kāi gōng dào,
自聞離亂開公道,
jiàn shù gū píng shǎo qū rén.
漸數孤平少屈人。
liè mǎ zài xún shāng lǐng lù, piān zhōu zhòng jì yuè xī bīn.
劣馬再尋商嶺路,扁舟重寄越溪濱。
shěng láng mén shì lóng mén jùn, yīng jiè fēng léi biàn hé lín.
省郎門似龍門峻,應借風雷變涸鱗。
“漸數孤平少屈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