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見彼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登高見彼汾”全詩
武皇實稽古,建茲百代勛。
號令垂懋典,舊經備闕文。
西巡歷九嶷,舳艫被江濱。
勒兵十八萬,旌旗何紛紛。
朅來茂陵下,英聲不復聞。
我行歲方晏,極望山河分。
神光終冥漠,鼎氣獨氛氳。
攬涕步脽上,登高見彼汾。
雄圖今安在,飛飛有白云。
分類:
《汾陰后土祠作》李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讀舊史書皆見過,漢世君王人物多。
武皇真實稽古跡,建立百代榮耀多。
號令法規傳美德,古經典籍備無過。
西巡觀賞九岳山,巨船停泊江邊河。
拉起十八萬勇士,旌旗紛揚熱鬧多。
如今來到茂陵下,英雄的聲音已不復。
我行行程已有歲,悵望山川遙遠古。
神光日漸黯淡暗,昔日的輝煌已獨存。
攬著眼淚上山行,登高遠眺看汾水奔。
英勇的圖景如今在,飛翔的白云仍然遠。
詩意和賞析:
《汾陰后土祠作》是唐代詩人李適創作的一首詩詞,反映了他對古代帝王及其功績的思考和懷念之情。詩詞通過回顧和頌揚漢代的輝煌歷史,表達了對漢武帝的敬佩和追思之情。
詩人首先提到自己對歷史的閱讀,看到了許多漢代的君主和英勇的人物。他贊揚了漢武帝通過研究古代的事跡來實踐和發揚古人的功德,使百代的榮耀得以傳承。漢武帝的法令和德政被傳揚開來,古代的經典也備受珍視。
接著,詩人描述了漢武帝巡視九岳山的壯麗場面,船只停泊在江邊,旌旗翻飛,人聲鼎沸。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茂陵下已經沒有了英雄的聲音,過去的輝煌已經消失。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感慨和吟詠之情。他描述了自己已經歷了多年歲月,望著遠山河川的壯麗景色感到遙遠而凄涼。他感嘆神光逐漸消失,過去的輝煌已經黯淡,只有記憶中獨特的氣息存在。他撫摸著眼淚上山,登高遠眺,領悟到人事已非,歷史已逝時。最后兩句以飛翔的白云作為比喻,寄托了詩人對歷史長河中永恒的英勇精神和追求的思考。
整首詩以古代君王和歷史輝煌為背景,以對文化傳承和歷史宏偉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人事物變幻和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英勇精神的思考詠嘆。
“登高見彼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én yīn hòu tǔ cí zuò
汾陰后土祠作
xī yǔ dú jiù shǐ, biàn dǔ hàn shì jūn.
昔予讀舊史,遍睹漢世君。
wǔ huáng shí jī gǔ, jiàn zī bǎi dài xūn.
武皇實稽古,建茲百代勛。
hào lìng chuí mào diǎn, jiù jīng bèi quē wén.
號令垂懋典,舊經備闕文。
xī xún lì jiǔ yí, zhú lú bèi jiāng bīn.
西巡歷九嶷,舳艫被江濱。
lè bīng shí bā wàn, jīng qí hé fēn fēn.
勒兵十八萬,旌旗何紛紛。
qiè lái mào líng xià, yīng shēng bù fù wén.
朅來茂陵下,英聲不復聞。
wǒ xíng suì fāng yàn, jí wàng shān hé fēn.
我行歲方晏,極望山河分。
shén guāng zhōng míng mò, dǐng qì dú fēn yūn.
神光終冥漠,鼎氣獨氛氳。
lǎn tì bù shuí shàng, dēng gāo jiàn bǐ fén.
攬涕步脽上,登高見彼汾。
xióng tú jīn ān zài, fēi fēi yǒu bái yún.
雄圖今安在,飛飛有白云。
“登高見彼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