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山吟過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望山吟過日”全詩
望山吟過日,伴鶴立多時。
溝遠流聲細,林寒綠色遲。
庵西蘿月夕,重約語空期。
作者簡介(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后,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余,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寄崇圣寺僧(一作關山寄詩贈清越)》曹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崇圣寺僧》是唐代詩人曹松所作。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不喝長安的酒,我像沉入冥思之中的和尚一般。
凝視山峰吟唱日出之后,
和鶴為伴立在這里多時了。
遠處的溝流水聲細膩,
林木寒冷的綠色逐漸顯現。
靠近庵門,月亮在蔓延夜色里漸漸升起,
我們再次約定,但空等的期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佛道教誨的追求和愿望。詩中,詩人表達了對長安繁華、雜亂世俗生活的抗拒與超脫,不去沉浸于酒色之中,而是像僧人一樣埋頭苦修,冥心靜思。他凝視山峰,吟唱日出,與鶴為伴,過著清凈寧靜的生活。他遠離了塵世間的紛擾,溝流水聲細膩,林木的綠色也變得寒冷而靜謐。夜色降臨,月亮升起,他再次與他人約定,但終究是空等的期限。這里可以看出,詩人對長安的現實生活厭倦,追求一種超然的境界,向往佛道的自由和寧靜。
整首詩以純凈清澈的語言,以景入詩,通過描寫自然景物,表達了詩人內心對遠離塵囂,追求寧靜和超然的渴望。同時,他的言語中還透露著對友人的思念和期望,希望能夠與友人一同踏上向往的道路,共同追求內心的寧靜。這使得整首詩既有超脫塵世的理想主義色彩,也有對友情與人情的真摯表達,蘊含著深邃的詩意和情感。
“望山吟過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chóng shèng sì sēng yī zuò guān shān jì shī zèng qīng yuè
寄崇圣寺僧(一作關山寄詩贈清越)
bù zuì cháng ān jiǔ, míng xīn zhǐ shì shī.
不醉長安酒,冥心只似師。
wàng shān yín guò rì, bàn hè lì duō shí.
望山吟過日,伴鶴立多時。
gōu yuǎn liú shēng xì, lín hán lǜ sè chí.
溝遠流聲細,林寒綠色遲。
ān xī luó yuè xī, zhòng yuē yǔ kōng qī.
庵西蘿月夕,重約語空期。
“望山吟過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