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逸性都無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云逸性都無定”全詩
白云逸性都無定,才出雙峰愛五峰。
高僧不負雪峰期,卻伴青霞入翠微。
百葉巖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鶴初歸。
風生碧澗魚龍躍,威振金樓燕雀飛。
想得白蓮花上月,滿山猶帶舊光輝。
分類:
作者簡介(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后,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余,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江西逢僧省文》曹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西逢僧省文》是唐代詩人曹松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詩人在江西逢到一位高僧,一同游覽名勝景點的情景。
全詩共七句,四平韻,描繪了景色美麗壯觀的自然風景,以及高僧的自由豁達的性格。
詩中提到的“白云逸性都無定”,意味著高僧的心境自由開闊,沒有被任何困擾所束縛。他喜歡五峰的景色,表現出高僧對自然風光的欣賞和熱愛。
接著,詩人形容自己的期望沒有被高僧辜負,兩人一同游覽青霞和翠微等景點。其中,“青霞”和“翠微”都是景點的名字,也可以理解為描繪景色的形容詞。
在最后兩句,詩人描述了風和日麗的景象,以及高僧的氣勢,使得金樓中的燕雀都感到驚嘆。詩人還聯想到白蓮花下的月光和曾經舊時光輝,給人一種懷舊的情感。
總體來說,該詩通過對景色和高僧的描寫,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高僧的自由不羈,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中文譯文如下:
在江西逢到高僧
閩地有一位高僧游佛國,
他的僧衣上掛著蠻牛形狀的錫。
他的性格像白云一樣自由自在,
他喜歡五峰的景色。
高僧沒有辜負我,我期待的雪峰之約實現了,
他與我一同進入了青霞和翠微。
百葉巖前,霜即將降臨,
九枝松上,鶴兒初歸。
風生碧澗,魚和龍在躍動,
他的威嚴震撼了金樓,燕雀飛起。
想起了白蓮花下的月光,
整座山都還保留著昔日的光輝。
“白云逸性都無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xī féng sēng shěng wén
江西逢僧省文
mǐn dì gāo sēng chǔ dì féng, sēng yóu mán xī guà chuí sōng.
閩地高僧楚地逢,僧游蠻錫掛垂松。
bái yún yì xìng dōu wú dìng, cái chū shuāng fēng ài wǔ fēng.
白云逸性都無定,才出雙峰愛五峰。
gāo sēng bù fù xuě fēng qī, què bàn qīng xiá rù cuì wēi.
高僧不負雪峰期,卻伴青霞入翠微。
bǎi yè yán qián shuāng yù jiàng,
百葉巖前霜欲降,
jiǔ zhī sōng shàng hè chū guī.
九枝松上鶴初歸。
fēng shēng bì jiàn yú lóng yuè, wēi zhèn jīn lóu yàn què fēi.
風生碧澗魚龍躍,威振金樓燕雀飛。
xiǎng dé bái lián huā shàng yuè, mǎn shān yóu dài jiù guāng huī.
想得白蓮花上月,滿山猶帶舊光輝。
“白云逸性都無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