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害未為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為害未為害”全詩
斯言之一玷,流傳極天地。
良木不得棲,清波不得戲。
曾戲水堪疑,曾棲樹終棄。
天不殲爾族,與夫惡相濟。
地若默爾聲,與夫妖為諱。
一時懷害心,千古不能替。
傷哉丑行人,茲禽亦為譬。
分類:
《鴟梟》蘇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鴟梟》中文譯文:
為害未為害,其如污物類。
斯言之一玷,流傳極天地。
良木不得棲,清波不得戲。
曾戲水堪疑,曾棲樹終棄。
天不殲爾族,與夫惡相濟。
地若默爾聲,與夫妖為諱。
一時懷害心,千古不能替。
傷哉丑行人,茲禽亦為譬。
詩意:
這首《鴟梟》表達了作者對惡行的警戒和譴責之情。詩中鴟梟被稱為未行惡,但其本身就像是污物一樣,只要一說起它,就會在天地間流傳開來。良木不能安寧地棲息,清波也不能快樂地戲水。曾經與水嬉戲的鴟梟也將受到懷疑,曾經棲息在樹上的鴟梟最終被拋棄。天地不會消滅這種族類,惡行和惡行相互勉勵。地要是保持沉默,就意味著與妖邪為伍。一時的惡念使人鄙陋,千古不會替代。遺憾啊,丑陋的人類,此禽也可以作為比喻。
賞析:
整首詩以描述鴟梟為引子,但實質上是通過對人類惡行的揭示。鴟梟被用來比喻人類的惡行,它們雖然未有實際為害,卻與污物一樣令人討厭。通過使用類比,詩人對人類的惡行進行了犀利的批判。詩人呼吁人們不要沉湎于邪惡之行,要引以為戒,保持美好的品德。整首詩以簡短明了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節奏感強,語言生動,給人一種強烈的警示感。作為一首唐詩,雖然篇幅較短,卻通過深入淺出地揭示了人類的自私和惡行,傳達了警示的價值觀。
“為害未為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ī xiāo
鴟梟
wéi hài wèi wéi hài, qí rú wū wù lèi.
為害未為害,其如污物類。
sī yán zhī yī diàn, liú chuán jí tiān dì.
斯言之一玷,流傳極天地。
liáng mù bù dé qī, qīng bō bù dé xì.
良木不得棲,清波不得戲。
céng xì shuǐ kān yí, céng qī shù zhōng qì.
曾戲水堪疑,曾棲樹終棄。
tiān bù jiān ěr zú, yǔ fū è xiàng jì.
天不殲爾族,與夫惡相濟。
dì ruò mò ěr shēng, yǔ fū yāo wèi huì.
地若默爾聲,與夫妖為諱。
yī shí huái hài xīn, qiān gǔ bù néng tì.
一時懷害心,千古不能替。
shāng zāi chǒu xíng rén, zī qín yì wèi pì.
傷哉丑行人,茲禽亦為譬。
“為害未為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