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皋欲何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皋欲何托”全詩
六馬不能馭,九皋欲何托。
一旦敵兵來,萬民同隕濩.如何警露禽,不似銜環雀。
一物欲誤時,眾類皆成惡。
至今臺基上,飛鳥不至泊。
分類:
《經鶴臺》蘇拯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經鶴臺》是蘇拯在唐代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寫道:“筑臺非謂賢,獨聚乘軒鶴。六馬不能馭,九皋欲何托。一旦敵兵來,萬民同隕濩。如何警露禽,不似銜環雀。一物欲誤時,眾類皆成惡。至今臺基上,飛鳥不至泊。”
中文譯文:
建造鶴臺,并不是因為聰明,只是用來養鶴。
六匹馬無法控制,九皋又何寄托。
一旦敵軍來襲,萬民同被毀滅。
如何能預警山上的禽鳥,它們并不像帶著瑣碎飛環的鶴鳥。
只要有一個東西錯了時機,眾生都會變得邪惡。
至今鶴臺上,飛鳥不再停泊。
詩意:
這首詩詞以鶴臺為象征,表達了一種深刻的哲理。詩人暗示了一個近似于借鑒鶴的態度來面對人生的觀點。他認為,建造鶴臺并不是為了顯示智慧,而是為了將鶴聚集在一起。這里的鶴可以解讀為象征高尚品質、道德修養和崇高境界的事物。通過與鶴的對比,詩人認為人們應該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高尚的忍耐力,而不是貪圖權力和物質。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寫到敵軍來襲時,萬民同遭毀滅的景象。這可以被理解為對權力腐敗、社會動蕩和戰爭的警醒。他強調了一個物體錯過時機會導致眾生變得邪惡的思想,暗示人們應當明白正確的時機和方式來處理事務,以避免不可回避的后果。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鶴臺和鶴的描寫,融合了哲學和警世的思想。作者以簡潔而深刻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人性、道德和社會的看法。通過對高尚品質與權力欲望的對比,他向讀者傳達了一種思想上的啟示,呼吁人們追求高尚和道德,在面對困境和誘惑時保持警惕。這首詩詞通過意象的運用和對時機的強調,傳達了一種現實的理念,對讀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九皋欲何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hè tái
經鶴臺
zhù tái fēi wèi xián, dú jù chéng xuān hè.
筑臺非謂賢,獨聚乘軒鶴。
liù mǎ bù néng yù, jiǔ gāo yù hé tuō.
六馬不能馭,九皋欲何托。
yī dàn dí bīng lái, wàn mín tóng yǔn huò. rú hé jǐng lù qín, bù shì xián huán què.
一旦敵兵來,萬民同隕濩.如何警露禽,不似銜環雀。
yī wù yù wù shí, zhòng lèi jiē chéng è.
一物欲誤時,眾類皆成惡。
zhì jīn tái jī shàng, fēi niǎo bù zhì pō.
至今臺基上,飛鳥不至泊。
“九皋欲何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