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藝披沙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貢藝披沙細”全詩
不于僧院宿,多傍御溝行。
隱岫侵巴疊,租田帶渭平。
肩囊尋省寺,袖軸遍公卿。
夢入連濤郡,書來積雪營。
淚隨邊雁墮,魂逐夜蟬驚。
發憤巡江塔,無眠數縣更。
玄都一病客,興善幾回鶯。
貢藝披沙細,酬恩戴岳輕。
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
分類:
作者簡介(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諸王孫也。慕賈島為詩,鑄其像,事之如神。時人但誚其僻澀,而不能貴其奇峭,唯吳融稱之。昭宗時不第,游蜀卒。詩三卷。 晚唐詩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詩歌(殘句六句)流傳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詩篇約有三十首,占其創作總量的六分之一,足見蜀中經歷在其詩歌創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投獻吏部張侍郎十韻》李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投獻吏部張侍郎十韻
苔染馬蹄青,何曾似在城。
不于僧院宿,多傍御溝行。
隱岫侵巴疊,租田帶渭平。
肩囊尋省寺,袖軸遍公卿。
夢入連濤郡,書來積雪營。
淚隨邊雁墮,魂逐夜蟬驚。
發憤巡江塔,無眠數縣更。
玄都一病客,興善幾回鶯。
貢藝披沙細,酬恩戴岳輕。
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
譯文:
這篇名為《投獻吏部張侍郎十韻》的詩,描述了作者李洞的旅途種種遭遇以及他自己的感慨。
苔蘚染上馬蹄,青衣出城門。
不在寺院過夜,常遇到皇家官員。
隱隱的山巒夾雜川水,租田環繞在渭水平原。
肩上背著行囊找寺廟,袖中裝著詩卷走公庭。
夢里走進連濤郡,書信來自積雪城。
淚水隨著邊境的雁兒飄落,靈魂跟隨夜蟬驚醒。
發憤心巡江邊的塔,無眠數縣又一夜。
作為一位病榻上的客人,善行多次操心養鶯。
貢藝披沙細果結,回報厚恩卻戴輕重。
心中盼著有位公子諒解,滴酒灑在雕楹之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旅行中的詩人的種種遭遇,以及對世事的感慨與思考。詩中主要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事的觀察,以及對文學與社會的關系的思考。
首先,詩人通過描寫苔蘚染上馬蹄,表達了他旅行的艱辛和孤獨。他時常不得不離開寺院,在皇家官員的陪伴下行路。這些描寫表現了他的旅途經歷的真實感,也暗示了他對社會的思考。
其次,詩中提到了一些自然景觀,如山巒、川水和租田。這些自然景觀的描繪,更多地起到了烘托人物內心世界和思想情感的作用。
最后,詩人通過表達自己的心愿和希望,展示了他對文學和社會的許多追求和期望。他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在文壇上被重視和賞識,同時也希望能夠得到一個官員的認可和理解。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社會與文學的關注和追求。
“貢藝披沙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u xiàn lì bù zhāng shì láng shí yùn
投獻吏部張侍郎十韻
tái rǎn mǎ tí qīng, hé zēng shì zài chéng.
苔染馬蹄青,何曾似在城。
bù yú sēng yuàn sù, duō bàng yù gōu xíng.
不于僧院宿,多傍御溝行。
yǐn xiù qīn bā dié, zū tián dài wèi píng.
隱岫侵巴疊,租田帶渭平。
jiān náng xún shěng sì, xiù zhóu biàn gōng qīng.
肩囊尋省寺,袖軸遍公卿。
mèng rù lián tāo jùn, shū lái jī xuě yíng.
夢入連濤郡,書來積雪營。
lèi suí biān yàn duò, hún zhú yè chán jīng.
淚隨邊雁墮,魂逐夜蟬驚。
fā fèn xún jiāng tǎ, wú mián shù xiàn gèng.
發憤巡江塔,無眠數縣更。
xuán dōu yī bìng kè, xìng shàn jǐ huí yīng.
玄都一病客,興善幾回鶯。
gòng yì pī shā xì, chóu ēn dài yuè qīng.
貢藝披沙細,酬恩戴岳輕。
xīn qī gōng zǐ niàn, dī jiǔ zài diāo yíng.
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
“貢藝披沙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