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吳白浪寬圍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通吳白浪寬圍國”全詩
三尺焦桐背殘月,一條藜杖卓寒煙。
通吳白浪寬圍國,倚蜀青山峭入天。
如畫海門支肘望,阿誰家賣釣魚船。
分類:
作者簡介(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諸王孫也。慕賈島為詩,鑄其像,事之如神。時人但誚其僻澀,而不能貴其奇峭,唯吳融稱之。昭宗時不第,游蜀卒。詩三卷。 晚唐詩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詩歌(殘句六句)流傳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詩篇約有三十首,占其創作總量的六分之一,足見蜀中經歷在其詩歌創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斃驢》李洞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翻譯:
蹇驢秋斃瘞荒田,
忍把敲吟舊竹鞭。
三尺焦桐背殘月,
一條藜杖卓寒煙。
通吳白浪寬圍國,
倚蜀青山峭入天。
如畫海門支肘望,
阿誰家賣釣魚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寫了一匹殘癱的驢子被埋葬在農田中。作者采用了樸素的語言,表現出驢子的痛苦和孤獨。作者用“敲吟舊竹鞭”來形容自己,似乎暗示著他和驢子一樣,都是命運的受害者。
詩的第三和第四句描繪了一片荒涼的景象,焦桐和藜杖變得孤獨而悲傷,更加強調了詩中的孤獨和凄涼的氛圍。而通吳白浪和倚蜀青山則給人以廣闊和壯麗的感覺,與前面的景象產生了對比。
最后兩句寫海門,這里可以理解為一個漁村,詩人在此處肘靠著望遠鏡,目送著阿誰家的釣魚船。這里可能是詩人情感寄托的地方,他對阿誰家的釣魚船的描述可能暗示著對家庭和平靜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意境深遠,通過描述殘癱的驢子和凄涼的景象,描繪出一種孤獨和無助的心情,同時表達了對家庭和平靜生活的向往。
“通吳白浪寬圍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lǘ
斃驢
jiǎn lǘ qiū bì yì huāng tián, rěn bǎ qiāo yín jiù zhú biān.
蹇驢秋斃瘞荒田,忍把敲吟舊竹鞭。
sān chǐ jiāo tóng bèi cán yuè,
三尺焦桐背殘月,
yī tiáo lí zhàng zhuō hán yān.
一條藜杖卓寒煙。
tōng wú bái làng kuān wéi guó, yǐ shǔ qīng shān qiào rù tiān.
通吳白浪寬圍國,倚蜀青山峭入天。
rú huà hǎi mén zhī zhǒu wàng, ā shuí jiā mài diào yú chuán.
如畫海門支肘望,阿誰家賣釣魚船。
“通吳白浪寬圍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