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喧雁滿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喧喧雁滿沙”全詩
自生江上月,長有客思家。
半夜下霜岸,北風吹荻花。
自驚歸夢斷,不得到天涯。
分類:
作者簡介(于鄴)
[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武陵,(他書均以于鄴、于武陵為二人,如:新唐書藝文志既錄于武陵詩一卷,又有于鄴詩一卷,全唐詩以于武陵為會昌時人,復以于鄴為唐末人。此從唐才子傳)杜曲人。
《宿江口》于鄴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江口》是唐代詩人于鄴創作的一首詩詞。它描繪了作者旅途中宿營在江口的情景,表達了旅人思鄉之情以及對遠方家園的思念。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南渡人來絕,喧喧雁滿沙。
南方渡河的人已經絕跡,雁群喧囂地飛滿了沙洲。
自生江上月,長有客思家。
明亮的月光自江水上升起,使旅行者更深地思念家園。
半夜下霜岸,北風吹荻花。
半夜時分,霜降在河岸上,北風吹拂著野草和蘆葦。
自驚歸夢斷,不得道天涯。
夢中的歸途讓我驚醒,但卻無法到達那天涯的目的地。
這首詩詞通過對于自然景致的描寫,寄托了作者思鄉之情。在旅程中,南渡人已經離去,唯有喧囂的雁群飛滿了沙洲,給人們帶來一種凄寂之感。而明亮的月光則似乎在訴說著旅人的思念之情,使人更加感到鄉愁的折磨。半夜的霜降和北風吹拂野草和蘆葦,更加增添了一種冷寂的意境。而最后的自驚歸夢斷、不得道天涯,則表達了旅人思鄉之情無法實現的無奈與遺憾。
這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描繪了作者旅行中宿營在江口的情景,并表達了對遠方家園的思念之情。通過對于自然景致的描寫,詩人成功地將情感與景物相結合,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聯想。是一首濃郁的鄉愁之作,體現了唐代詩人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喧喧雁滿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jiāng kǒu
宿江口
nán dù rén lái jué, xuān xuān yàn mǎn shā.
南渡人來絕,喧喧雁滿沙。
zì shēng jiāng shàng yuè, zhǎng yǒu kè sī jiā.
自生江上月,長有客思家。
bàn yè xià shuāng àn, běi fēng chuī dí huā.
半夜下霜岸,北風吹荻花。
zì jīng guī mèng duàn, bù dé dào tiān yá.
自驚歸夢斷,不得到天涯。
“喧喧雁滿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