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奪卻柘枝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時奪卻柘枝名”全詩
兩個瑤池小仙子,此時奪卻柘枝名。
分類: 解紅
作者簡介(和凝)
和凝(898-955年),五代時文學家、法醫學家。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人。幼時穎敏好學,十七歲舉明經,梁貞明二年(916)十九歲登進士第。好文學,長于短歌艷曲。梁貞明二年(916)進士。后唐時官至中書舍人,工部侍郎。后晉天福五年 (940)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入后漢,封魯國公。后周時,贈侍中。嘗取古今史傳所訟斷獄、辨雪冤枉等事,著為《疑獄集》兩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訂兩卷,合成四卷。
《解紅歌(唐有兒童解紅之舞)》和凝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解紅歌(唐有兒童解紅之舞)
百戲結束,五音清脆,解紅舞曲嶄新完成。
兩位瑤池仙子,此刻搶奪走柘枝的名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兒童解紅之舞的場景,展示了舞蹈表演的盛況和優雅。
詩歌開頭“百戲罷,五音清”,暗示了演出活動的繁忙,也體現了音樂的亮麗和樂音的悅耳。接著,“解紅一曲新教成”描繪了兒童們在舞臺上跳舞的情景,展現了他們藝術的成就和創新精神。
詩的最后兩句“兩個瑤池小仙子,此時奪卻柘枝名”,指的是兩位出色的女孩子,她們通過出色的表演突破了常規,獲得了注目和稱贊。這也表達了對才華橫溢的兒童的讚賞和贊譽。
整首詩鋪展出兒童解紅之舞的喧鬧、美麗和輕盈的場景,令人聯想到活力四溢的兒童和美好的藝術表現。同時,通過對兩位小仙子的贊美,也提醒人們應當重視、欣賞兒童的才華和潛力。
“此時奪卻柘枝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ě hóng gē táng yǒu ér tóng jiě hóng zhī wǔ
解紅歌(唐有兒童解紅之舞)
bǎi xì bà, wǔ yīn qīng, jiě hóng yī qǔ xīn jiào chéng.
百戲罷,五音清,解紅一曲新教成。
liǎng gè yáo chí xiǎo xiān zǐ, cǐ shí duó què zhè zhī míng.
兩個瑤池小仙子,此時奪卻柘枝名。
“此時奪卻柘枝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