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安疲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盛德安疲俗”全詩
黃云生馬足,白日下松巔。
盛德安疲俗,仁風扇極邊。
前程問成紀,此去尚三千。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仁裕)

王仁裕,生于唐僖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邦(天水市秦城區)人的王仁裕(字德葷),正處于唐末這樣一個大分裂的時代。公元905年的秦州,處于攻殺鳳翔節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節度使并且自封為“隴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貞的天地,這時王仁裕二十六歲,為李茂貞屬下秦州節度使李繼祟幕僚——秦州 節度判官。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走上了在前蜀、后唐、后晉、后漢為官,官及翰林學士、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太子少保的仕宦生涯,同時也開始了他勤勉治學、賦詩作文的創作歷程, “有詩萬余首,勒成百卷”(《舊五代史·王仁裕傳》)。
《從蜀后主幸秦川上梓潼山》王仁裕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從蜀后主幸秦川上梓潼山》是王仁裕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彩旗飄揚冷煙中,奔馬鳴叫踏云空。黃云遮擋著馬蹄,白日照耀在松巔。偉大的功德安撫了疲憊的普通人,仁風吹拂到邊陲。向前看望成紀的未來,此去還有三千里路。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蜀漢后主劉禪幸秦川梓潼山的場景。彩旗飄揚、駿馬馳騁,黃云縈繞,白日照耀,景象壯觀。作者通過描繪這些景色,表達了對后主幸福安康的祝福,同時也表達了對后主帶領朝廷安定邊疆、仁風扇動遠方的贊揚,以及對他未來前程的期許。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奔馬揚鞭的方式展現了蜀漢后主幸秦川時的盛況,通過對天空、云霧、鳴馬、松巔等各種景象的描繪,生動地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贊美和祝福,充滿著對邊疆安定和國家繁榮的祈愿。整首詩詞鋪陳細膩而富有畫面感,通過對景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雄壯和恢宏的氛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詩人王仁裕通過表達對歷史人物的敬佩和祝福,以及對國家繁榮的美好愿景,展示了他對待時事和社會的關注和思考。同時,他也將目光投向未來,寄望著邊疆和國家的更加輝煌的明天。整首詩詞既表現了作者的情感與思考,又反映了時代的背景與氣息,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和審美價值。
“盛德安疲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óng shǔ hòu zhǔ xìng qín chuān shàng zǐ tóng shān
從蜀后主幸秦川上梓潼山
cǎi zhàng fú hán yān, míng zōu zài bàn tiān.
彩仗拂寒煙,鳴騶在半天。
huáng yún shēng mǎ zú, bái rì xià sōng diān.
黃云生馬足,白日下松巔。
shèng dé ān pí sú, rén fēng shàn jí biān.
盛德安疲俗,仁風扇極邊。
qián chéng wèn chéng jì, cǐ qù shàng sān qiān.
前程問成紀,此去尚三千。
“盛德安疲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