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魂一夕西歸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魂一夕西歸去”全詩
龍舼欲上巴獸灘,越王金雞報天曙。
分類:
作者簡介(陳陶)

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全唐詩》卷七百四十五“陳陶”傳作“嶺南(一云鄱陽,一云劍浦)人”。然而從其《閩川夢歸》等詩題,以及稱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南,即閩江上游)一帶山水為“家山”(《投贈福建路羅中丞》)來看,當是劍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或鄱陽(今江西波陽)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學長安,善天文歷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時,隱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縣西),后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后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
《閩川夢歸》陳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閩川夢歸》是唐代詩人陳陶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述了詩人在建溪路上的歸鄉之夢,以及夢中見到的象征吉祥的景象。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千里流水悠悠的建溪路,
夢魂一夜間西歸故鄉。
龍舟欲要登上巴獸灘,
越王的金雞報曉天。
《閩川夢歸》的詩意表達了詩人遠離故鄉的思鄉之情和對美好歸途的憧憬。詩人借建溪路的水流悠悠來形容離家的漫長距離,把夢境和現實相結合,將自己的夢魂一夜之間帶回了故鄉。龍舟欲要登上巴獸灘,象征著詩人希望能夠順利回到故鄉。而越王金雞報天曙,暗示著早晨的曙光就是詩人成功回到家鄉的象征。
在賞析詩詞時,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對家鄉的深深思念和美好回歸的向往。詩中融入了對自然風光的描繪,增添了一份美感和詩意。通過描述水流、舟行、雞鳴等景象,詩人將詩詞中的情感和景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整首詩更加生動有趣。
總之,《閩川夢歸》通過詩人的情感和景色描寫,表達了對美好回歸的追求和對故鄉鄉愁的情感,具有深厚的情感和美麗的意象,是一首具有藝術魅力的唐代詩作。
“夢魂一夕西歸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ǐn chuān mèng guī
閩川夢歸
qiān lǐ chán yuán jiàn xī lù, mèng hún yī xī xī guī qù.
千里潺湲建溪路,夢魂一夕西歸去。
lóng qióng yù shàng bā shòu tān, yuè wáng jīn jī bào tiān shǔ.
龍舼欲上巴獸灘,越王金雞報天曙。
“夢魂一夕西歸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