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含風結細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映日含風結細漪”全詩
坐當伏檻紅蓮披,雕軒洞戶青蘋吹。
輕幌芳煙郁金馥,綺檐花簟桃李枝。
苕苕翡翠但相逐,桂樹鴛鴦恒并宿。
分類:
作者簡介(陳陶)

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全唐詩》卷七百四十五“陳陶”傳作“嶺南(一云鄱陽,一云劍浦)人”。然而從其《閩川夢歸》等詩題,以及稱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南,即閩江上游)一帶山水為“家山”(《投贈福建路羅中丞》)來看,當是劍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或鄱陽(今江西波陽)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學長安,善天文歷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時,隱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縣西),后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后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
《飛龍引》陳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飛龍引》是唐代詩人陳陶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庭院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優美的自然景色和寧靜的環境氛圍。
詩中描繪的場景是一個位于長洲茂苑的朝夕池。詩人描繪池水被陽光照射下形成了細小的漣漪,景色非常美麗。詩人坐在圍欄上,周圍是盛開的紅蓮,他們散發出迷人的香氣。洞門處的青蘋被微風吹拂著,美麗的景色使詩人沉浸其中。
在這美麗的環境中,詩人看到一個輕飄的帷幕,有著迷人的香煙散發著金黃色的香氣。低垂的檐口上,花簟上擺放著桃花和李花的枝條。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看到了翠綠的苕葉和展翅飛翔的翡翠鳥,桂樹上的鴛鴦也成雙成對地棲息。這些景象使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純凈和美麗。
整首詩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展現了一個美麗寧靜的庭院景象,使讀者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的同時融入了詩人的心情。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描寫,表達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寧靜環境的向往。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能夠感受到詩人的情感以及自然美的獨特魅力。
“映日含風結細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i lóng yǐn
飛龍引
cháng zhōu mào yuàn zhāo xī chí, yìng rì hán fēng jié xì yī.
長洲茂苑朝夕池,映日含風結細漪。
zuò dāng fú kǎn hóng lián pī,
坐當伏檻紅蓮披,
diāo xuān dòng hù qīng píng chuī.
雕軒洞戶青蘋吹。
qīng huǎng fāng yān yù jīn fù, qǐ yán huā diàn táo lǐ zhī.
輕幌芳煙郁金馥,綺檐花簟桃李枝。
sháo sháo fěi cuì dàn xiāng zhú, guì shù yuān yāng héng bìng sù.
苕苕翡翠但相逐,桂樹鴛鴦恒并宿。
“映日含風結細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