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偏省近宣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就中偏省近宣麻”全詩
水田鋪座時移畫,金地譚空說盡沙。
傍竹欲添犀浦石,栽松更碾味江茶。
有時捻得休公卷,倚柱閑吟見落霞。
分類:
作者簡介(周庠)
周庠,字博雅,穎川人,唐光啟中龍州司倉參軍。后事王建,累官成都尹、御史中丞、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王衍嗣位,進司徒。卒年六十六。全唐詩存詩一首,《寄禪月大師》。周庠子周鳳羽中狀元。
《寄禪月大師》周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禪月大師》是唐代周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昨日塵游到幾家,
就中偏省近宣麻。
水田鋪座時移畫,
金地譚空說盡沙。
傍竹欲添犀浦石,
栽松更碾味江茶。
有時捻得休公卷,
倚柱閑吟見落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的旅途經歷和對自然景色的感悟。詩人回憶起昨天的行程,他游歷了幾個地方,其中離宣麻最近。詩中提到的宣麻可能是指地名,也可能是指某位禪宗大師的名字。
詩人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水田和金色的土地。水田的景象時刻變換,如同畫卷一般,而金色的土地則虛妄地談論著盡頭的沙子。這里可以看出,詩人通過自然景觀來表達一種無常和虛幻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竹林旁邊想種植犀浦石的愿望,以及種植松樹時碾磨江茶的味道。這些描寫顯示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然景物的細致觀察。
最后兩句詩,詩人提到有時他會拿起休公的卷軸(可能指佛經或詩書),倚著柱子悠閑地吟誦,此時他可以看到落霞的美景。這種意境表達了詩人在自然中尋找心靈安寧和啟迪的愿望。
賞析:
《寄禪月大師》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旅途和對自然景色的感受,展現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水田、金地、竹林等景物,表達了無常和虛幻的意象,反映了世事變幻莫測的真實性。詩中的意象清新自然,語言簡練,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寄寓了他對禪修和心靈追求的渴望。他在自然中尋找寧靜和啟迪,通過吟誦佛經或詩書,與自然融為一體,感受到落霞的美景。這種尋求心靈安寧的愿望與禪宗的思想相契合,表達了詩人對內心境界的追求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整首詩以寫景為主,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體現了詩人的感悟和對禪修境界的追求。詩詞的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索和啟迪,展現了唐代詩人的獨特魅力和對自然的敏感洞察力。
“就中偏省近宣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chán yuè dà shī
寄禪月大師
zuó rì chén yóu dào jǐ jiā, jiù zhōng piān shěng jìn xuān má.
昨日塵游到幾家,就中偏省近宣麻。
shuǐ tián pù zuò shí yí huà,
水田鋪座時移畫,
jīn dì tán kōng shuō jǐn shā.
金地譚空說盡沙。
bàng zhú yù tiān xī pǔ shí, zāi sōng gèng niǎn wèi jiāng chá.
傍竹欲添犀浦石,栽松更碾味江茶。
yǒu shí niǎn dé xiū gōng juǎn, yǐ zhù xián yín jiàn luò xiá.
有時捻得休公卷,倚柱閑吟見落霞。
“就中偏省近宣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