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辛勤得繭不盈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辛勤得繭不盈筐”出自唐代蔣貽恭的《詠蠶》,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xīn qín dé jiǎn bù yíng kuāng,詩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辛勤得繭不盈筐”全詩

    《詠蠶》
    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繅絲恨更長。
    著處不知來處苦,但貪衣上繡鴛鴦。

    分類: 抒情

    作者簡介(蔣貽恭)

    蔣貽恭,五代后蜀詩人。一作詒恭,又作詔恭,江淮間人。唐末入蜀,因慷慨敢言,無媚世態,數遭流遣。后值蜀高祖孟知祥搜訪遺材,起為大井縣令。貽恭能詩,詼諧俚俗,多寓譏諷。高祖末年,臣僚多尚權勢,侈敖無節,貽恭作詩諷之,高祖贊為“敢言之士也。”《詠安仁宰搗蒜、《詠蝦蟆》、《詠王給事》等,譏刺縉紳及輕薄之徒,為彼所惡,痛遭捶楚。《全唐詩》收錄其詩十首。

    詠蠶翻譯及注釋

    翻譯
    辛勤勞苦獲得的蠶繭不滿筐,深夜里煮蠶抽絲恨比絲更長。
    貴人們穿綾羅哪知道養蠶苦,他們只是貪戀衣上的繡鴛鴦。

    注釋
    ⑴盈:滿。
    ⑵繅(sāo)絲:把蠶繭浸在熱水中抽出絲來。
    ⑶著:穿衣。

    詠蠶創作背景

      唐王朝自安史之亂后,便國勢衰微,一蹶不振,到了詩人生活的那個年代,局勢更為動蕩,唐王朝的統治已岌岌可危。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封建統治者不但不思如何勵精圖治,振興國運,反而加緊了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一個勁地貪圖享樂。詩人在蜀時任過縣令,多接觸下層農民,目睹和耳聞農民的疾苦。此詩便是在這一背景下寫成的,深刻的反映了這些社會現實。

    詠蠶賞析

      這首詩第一句寫養蠶的辛勤勞苦。詩人在這里沒有過多地描寫養蠶的過程,只是用“辛勤”與“得繭不盈筐”互相對照,突出了蠶事的艱辛。人們心中充滿了怨恨,因此詩人在下句說這些養蠶人“燈下縹絲恨更長”。這句詩用繭絲來比喻蠶農的恨,既形象又貼切。勞動人民每天深夜都要抽絲織布,每一縷絲都是蠶農辛酸的記錄,但是他們享受不到自己勞動的果實。勞動果實被統治者白白拿去,所以在他們心中充滿了怨恨,那每一聲織機的聲響都是勞動人民的嘆息,都是勞動人民的訴說。

      第三句詩鋒一轉,寫穿綾羅綢緞的貴人。他們穿著華美的衣服,然而他們哪里知道蠶農和織婦的辛酸,他們只知貪愛繡在綢緞上的鴛鴦圖案。這樣,這首詩的中心思想就更為明顯,更清楚地點明封建社會貧富的對立,寫出勞動人民對那些不勞而獲的寄生蟲的憤恨和鄙視,詩的社會意義就更深刻,社會作用更廣泛了。

      全詩語言通俗,明白如話,前兩句同后兩句構成對比,使詩意更加鮮明,加強了詩的表現力,使詩的主題揭示得更加深刻。

    “辛勤得繭不盈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cán
    詠蠶

    xīn qín dé jiǎn bù yíng kuāng, dēng xià sāo sī hèn gèng zhǎng.
    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繅絲恨更長。
    zhe chù bù zhī lái chù kǔ, dàn tān yī shàng xiù yuān yāng.
    著處不知來處苦,但貪衣上繡鴛鴦。

    “辛勤得繭不盈筐”平仄韻腳

    拼音:xīn qín dé jiǎn bù yíng kuāng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辛勤得繭不盈筐”的相關詩句

    “辛勤得繭不盈筐”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辛勤得繭不盈筐”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辛勤得繭不盈筐”出自蔣貽恭的 《詠蠶》,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