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旅爭登若平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旅爭登若平地”全詩
誕今鑄柱庇黔黎,指畫風雷開五溪。
五溪之險不足恃,我旅爭登若平地。
五溪之眾不足平,我師輕躡如春冰。
溪人畏威思納質,棄污歸明求立誓。
誓山川兮告鬼神,保子孫兮千萬春。
分類:
作者簡介(李宏皋)
李宏皋,正確的名字應該是李弘臬(見《復溪州銅柱記》銘文)( ? - 951),五代十國時南楚國官員、學士,官至尚書左仆射,御史大夫,上柱國。李弘臬系長沙人。南楚王馬殷當國時,為營道令,遷都統掌書記。后為南楚文昭王馬希范所置天策府十八學士之一,授尚書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國。
《銅柱辭》李宏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銅柱辭》是唐代李宏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招靈鑄柱垂英烈,
手執干戈征百越。
誕今鑄柱庇黔黎,
指畫風雷開五溪。
五溪之險不足恃,
我旅爭登若平地。
五溪之眾不足平,
我師輕躡如春冰。
溪人畏威思納質,
棄污歸明求立誓。
誓山川兮告鬼神,
保子孫兮千萬春。
這首詩詞表達了鑄造銅柱的背景和含義,以及對國家和子孫后代的祈愿。
詩詞的意境主要圍繞著"銅柱"展開,銅柱被塑造成一個象征英烈和國家安定的象征物。詩詞開頭描述了銅柱的鑄造過程,通過招靈來祈求神靈的保佑。接下來,詩人描述自己手持干戈,率領軍隊征服百越,將這個英勇事跡銘刻在銅柱上,以庇護黔黎(指南方的百越地區)。
詩中提到的"五溪"是指地勢險峻的地方,暗喻國家面臨的艱難困境。然而,作者自信地表示,自己的軍隊能夠像行走在平地上一樣輕松地攀登險峻之地,戰勝困難。作者將自己的軍隊比喻為春天的冰,輕盈而堅固。
在五溪的居民面前,作者展現了自己的威嚴和力量,希望他們能夠順從并歸附。他們被要求拋棄污濁、歸向光明,并發下立誓。作者呼喚山川和鬼神作為見證,并祈求他們保佑子孫后代,在未來的千萬個春天里享有安寧和繁榮。
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穩定、民族團結和子孫繁榮的期望和祈愿。通過銅柱這一象征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豪情壯志與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國家和子孫后代的深深關懷和祝福。
“我旅爭登若平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zhù cí
銅柱辭
zhāo líng zhù zhù chuí yīng liè, shǒu zhí gān gē zhēng bǎi yuè.
招靈鑄柱垂英烈,手執干戈征百越。
dàn jīn zhù zhù bì qián lí,
誕今鑄柱庇黔黎,
zhǐ huà fēng léi kāi wǔ xī.
指畫風雷開五溪。
wǔ xī zhī xiǎn bù zú shì, wǒ lǚ zhēng dēng ruò píng dì.
五溪之險不足恃,我旅爭登若平地。
wǔ xī zhī zhòng bù zú píng, wǒ shī qīng niè rú chūn bīng.
五溪之眾不足平,我師輕躡如春冰。
xī rén wèi wēi sī nà zhì,
溪人畏威思納質,
qì wū guī míng qiú lì shì.
棄污歸明求立誓。
shì shān chuān xī gào guǐ shén, bǎo zǐ sūn xī qiān wàn chūn.
誓山川兮告鬼神,保子孫兮千萬春。
“我旅爭登若平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