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晦之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仲夏晦之暮”全詩
吾齒右排上,一齒脫而去。
呼吸缺吾防,咀嚼欠吾助。
年龠惜不返,日馭走為蠹。
唇亡得無寒,舌在從何訴。
輔車宜長依,發膚可增懼。
不須考前古,聊且為近喻。
有如云中雨,雨散絕回顧。
有如枝上葉,葉脫難再附。
白發非獨愁,紅顏豈私駐。
何必郁九回,何必牽百慮。
開尊復開懷,引筆作長句。
分類:
作者簡介(王周)
王周,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進士(《乾道四明圖經》卷一二)。乾興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無錫縣。仁宗寶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員外郎知無錫縣(《咸淳毗陵志》卷一○)。慶歷中知明州(《實慶四明志》卷一)。又嘗知撫州(清光緒《撫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歸荊南(《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八《送光祿王卿周致仕歸荊南》)。
《齒落詞》王周 翻譯、賞析和詩意
齒落詞
己卯至庚辰,仲夏暮晦時。
我的牙排在右側,一顆掉落離我而去。
呼吸時缺少了防御,咀嚼時欠缺了幫助。
我悵惜歲月無法回返,時光飛逝如蛀蟲。
失去我的嘴唇卻沒有感到寒冷,我的舌頭還能說些什么呢?
輔助車輛宜長依靠,衰老的身體能引發恐懼。
不需要借鑒古人的故事,只圖近喻的描述。
就像云中的雨,雨停了沒有回頭的可能。
就像枝上的葉子,葉片脫落后難再附上。
白發不僅僅是自愁,紅顏也不可能永久駐留。
何必憂慮九轉的命運,何必擔心百般煩惱。
放開心懷,展示開闊的胸懷,揮筆書寫長長的句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的思考和感嘆,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對時間流逝、身體衰老的憂慮和無奈。詩人用自己掉牙、蒼老的形象來揭示生命的無常和脆弱,表達了對于年華匆匆、時光不可逆的感嘆之情。然而,詩人也希望能夠豁達開懷,不再拘泥于生命的短暫和缺憾,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用詩篇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整首詩唱出了詩人對歲月流逝、生命不可挽回的哀嘆,同時也顯露出他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對生活的明朗看法。
“仲夏晦之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ǐ luò cí
齒落詞
jǐ mǎo zhì gēng chén, zhòng xià huì zhī mù.
己卯至庚辰,仲夏晦之暮。
wú chǐ yòu pái shàng, yī chǐ tuō ér qù.
吾齒右排上,一齒脫而去。
hū xī quē wú fáng, jǔ jué qiàn wú zhù.
呼吸缺吾防,咀嚼欠吾助。
nián yuè xī bù fǎn, rì yù zǒu wèi dù.
年龠惜不返,日馭走為蠹。
chún wáng dé wú hán, shé zài cóng hé sù.
唇亡得無寒,舌在從何訴。
fǔ chē yí zhǎng yī, fā fū kě zēng jù.
輔車宜長依,發膚可增懼。
bù xū kǎo qián gǔ, liáo qiě wèi jìn yù.
不須考前古,聊且為近喻。
yǒu rú yún zhōng yǔ, yǔ sàn jué huí gù.
有如云中雨,雨散絕回顧。
yǒu rú zhī shàng yè, yè tuō nán zài fù.
有如枝上葉,葉脫難再附。
bái fà fēi dú chóu, hóng yán qǐ sī zhù.
白發非獨愁,紅顏豈私駐。
hé bì yù jiǔ huí, hé bì qiān bǎi lǜ.
何必郁九回,何必牽百慮。
kāi zūn fù kāi huái, yǐn bǐ zuò cháng jù.
開尊復開懷,引筆作長句。
“仲夏晦之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