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然物莫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堅然物莫遷”全詩
庭前有孤柏,竦秀歲寒期。
堅然物莫遷,寂焉心為師。
聲發響必答,形存影即隨。
雪花安結子,雪葉寧附枝。
蘭死不改香,井寒豈生澌。
晨爐煙裊裊,病發霜絲絲。
丈室冰凜冽,一衲云離披。
顧此名利場,得不慚冠綏。
分類:
作者簡介(王周)
王周,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進士(《乾道四明圖經》卷一二)。乾興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無錫縣。仁宗寶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員外郎知無錫縣(《咸淳毗陵志》卷一○)。慶歷中知明州(《實慶四明志》卷一)。又嘗知撫州(清光緒《撫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歸荊南(《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八《送光祿王卿周致仕歸荊南》)。
《贈怤師》王周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怤師》是唐代王周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月和柏的形象,并以此來表達對怤師的贊頌和敬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水中有片月,照耀嬋娟姿。
庭前有孤柏,竦秀歲寒期。
堅然物莫遷,寂焉心為師。
聲發響必答,形存影即隨。
雪花安結子,雪葉寧附枝。
蘭死不改香,井寒豈生澌。
晨爐煙裊裊,病發霜絲絲。
丈室冰凜冽,一衲云離披。
顧此名利場,得不慚冠綏。
詩意和賞析:
《贈怤師》通過對月和柏的形象描繪,表達了對怤師的敬意和贊美。詩中的“水中有片月,照耀嬋娟姿”,描繪了月亮的美麗和光芒,暗喻怤師的聰明才智和優秀品質。詩中的“庭前有孤柏,竦秀歲寒期”,以孤立挺拔的柏樹為象征,表達了怤師堅強不屈的品質和與歲月共同成長的精神。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界中堅強不屈的事物的描繪,抒發了對怤師堅持不懈的敬佩之情。詩人認為怤師的聲音發出必有回音,而怤師的形象隨聲音而存在。這種表達方式表明了對怤師智慧和教誨的推崇。詩中還通過雪花結子而不附著在枝上的形象,表達了怤師的純潔和堅持自己的獨立思考的精神。
最后兩句“丈室冰凜冽,一衲云離披。顧此名利場,得不慚冠綏。”表達了怤師拒絕名利,追求真正的道德和精神追求的精神追求。詩人以這種方式向怤師致敬,表達了對他慰問和支持的情感。
《贈怤師》以簡練、含蓄的語言表達了對怤師和他的教誨的贊頌和敬意,詩歌的意蘊深刻,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堅然物莫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fū shī
贈怤師
shuǐ zhōng yǒu piàn yuè, zhào yào chán juān zī.
水中有片月,照耀嬋娟姿。
tíng qián yǒu gū bǎi, sǒng xiù suì hán qī.
庭前有孤柏,竦秀歲寒期。
jiān rán wù mò qiān, jì yān xīn wèi shī.
堅然物莫遷,寂焉心為師。
shēng fā xiǎng bì dá, xíng cún yǐng jí suí.
聲發響必答,形存影即隨。
xuě huā ān jié zǐ, xuě yè níng fù zhī.
雪花安結子,雪葉寧附枝。
lán sǐ bù gǎi xiāng, jǐng hán qǐ shēng sī.
蘭死不改香,井寒豈生澌。
chén lú yān niǎo niǎo, bìng fā shuāng sī sī.
晨爐煙裊裊,病發霜絲絲。
zhàng shì bīng lǐn liè, yī nà yún lí pī.
丈室冰凜冽,一衲云離披。
gù cǐ míng lì chǎng, dé bù cán guān suí.
顧此名利場,得不慚冠綏。
“堅然物莫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