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策為龍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暫策為龍杖”全詩
松低輕蓋偃,藤細弱絲懸。
石明如掛鏡,苔分似列錢。
暫策為龍杖,何處得神仙。
分類:
作者簡介(駱賓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出石門》駱賓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石門》
層巖遠接天,絕嶺上棲煙。
松低輕蓋偃,藤細弱絲懸。
石明如掛鏡,苔分似列錢。
暫策為龍杖,何處得神仙。
中文譯文:
層層巖石連綿綿,遠遠地接觸天空,絕嶺上飄蕩著薄薄的煙霧。
松樹低垂,輕輕蓋住了巖石,藤蔓細弱地懸掛著。
石頭明亮如同懸掛著一面鏡子,苔蘚分布如同排列整齊的錢幣。
我暫時將竹策當作龍的法杖,但我要問,在哪里才能找到真正的神仙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景色壯美而又神秘的地方。作者將詩人自己的所見所感融入其中,展現了自然風光的美妙與深遠的哲學思考。
首先,層巖遠接天、絕嶺上棲煙,形容了巖石層疊高聳,似乎直連云天,嶺上的煙霧則增添了一絲神秘感。這里展現了大自然的宏偉景色,使人產生敬畏之心。
其次,松低輕蓋偃,藤細弱絲懸,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巖石上古老的樹木和藤蔓。松樹低垂如同為巖石提供了一道輕蓋,藤蔓細弱地懸掛著,給整個景色增添了一種生機和柔和的氣息。
然后,石明如掛鏡,苔分似列錢,以對比的修辭手法表達了石頭明亮如同懸掛著一面明鏡,苔蘚分布整齊有序如同排列的錢幣。這里描繪了自然的細膩和秩序。
最后,暫策為龍杖,何處得神仙。詩末表達了詩人對于真正神仙存在的向往與追求。暫時將竹杖當作龍杖,探尋這片山川之間是否真的藏有神仙。這里體現了作者不滿于塵世的平凡和渴望超凡脫俗的心靈追求。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對超越塵世的向往。同時,辭藻簡練而意境深遠,使讀者產生濃厚的藝術享受和思考空間。
“暫策為龍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shí mén
出石門
céng yán yuǎn jiē tiān, jué lǐng shàng qī yān.
層巖遠接天,絕嶺上棲煙。
sōng dī qīng gài yǎn, téng xì ruò sī xuán.
松低輕蓋偃,藤細弱絲懸。
shí míng rú guà jìng, tái fēn shì liè qián.
石明如掛鏡,苔分似列錢。
zàn cè wèi lóng zhàng, hé chǔ de shén xiān.
暫策為龍杖,何處得神仙。
“暫策為龍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