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氣二儀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喜氣二儀中”全詩
凱歌千里內,喜氣二儀中。
寇盡條山下,兵回漢苑東。
將軍初執訊,明主欲論功。
落日煙塵靜,寒郊壁壘空。
蒼生幸無事,自此樂堯風。
分類:
《河中獻捷》張隨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河中獻捷》
叛變的將領忘記了恩情,
無需出戰,敵將乖方。
凱歌聲中千里河中,
喜慶之氣籠罩二儀廳。
敵寇都被消滅在山下,
王師歸來時漢苑東庭。
將軍初次負責審問,
明主希望討論功勛。
夕陽下煙塵漸落,
寒郊的壁壘空空。
慶幸蒼生太平無事,
從此享受太平盛世。
詩意和賞析:
《河中獻捷》是唐代張隨的一首戰爭題材的詩詞。詩中情景描寫的是叛將被擊敗,而不需出兵戰勝敵方的場景,彰顯了王師的強大和敵方的軟弱。詩歌通過表現了戰爭的勝利和喜悅的氣氛,向讀者展示了戰爭的殘酷和和平的可貴。
詩中融合了戰爭和和平的主題,表現了將領和明主的智勇和決策能力。詩人通過寥寥數語,描繪出戰爭的殘酷和勝利的欣喜,揭示出了戰爭所帶來的傷害和和平的珍貴。
整首詩構思巧妙,運用了夕陽、煙塵、寒郊等形象,展現了勝利和平息的盛景。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于國家的幸福和太平的向往,抒發了對于和平和安定社會的向往之情。整首詩在形式上簡潔明了,意境深遠,對于戰爭和和平進行了生動刻畫,以及正面積極地表達了對和平的向往。
“喜氣二儀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ōng xiàn jié
河中獻捷
pàn jiāng wàng ēn jiǔ, wáng shī bù zhàn tōng.
叛將忘恩久,王師不戰通。
kǎi gē qiān lǐ nèi, xǐ qì èr yí zhōng.
凱歌千里內,喜氣二儀中。
kòu jǐn tiáo shān xià, bīng huí hàn yuàn dōng.
寇盡條山下,兵回漢苑東。
jiāng jūn chū zhí xùn, míng zhǔ yù lùn gōng.
將軍初執訊,明主欲論功。
luò rì yān chén jìng, hán jiāo bì lěi kōng.
落日煙塵靜,寒郊壁壘空。
cāng shēng xìng wú shì, zì cǐ lè yáo fēng.
蒼生幸無事,自此樂堯風。
“喜氣二儀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