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穿林下疑殘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影穿林下疑殘雪”全詩
色抱霜花粉黛光,枝撐蜀錦紅霞起。
交戛敲欹無俗聲,滿林風曳刀槍橫。
殷痕苦雨洗不落,猶帶湘娥淚血腥。
裊娜梢頭掃秋月,影穿林下疑殘雪。
我今慚愧子猷心,解愛此君名不滅。
分類:
《斑竹》無名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斑竹》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不詳。這首詩描繪了一片茂盛的斑竹林景色。
詩中首先描述了湘江畔上茂盛的斑竹,字面上形容它們是濃綠色的、莖很稀疏的。接著,描寫春風吹過,它們像蛟龍尾巴一樣被抽出來般輕盈的擺動。斑竹的顏色中抱有霜花的粉黛色,十分美麗。枝干扶撐起宛如蜀錦般的紅霞。
接下來,詩人講述了斑竹所在的環境。它們被稱為“斑竹”,而非普通的竹子,是因為它們生長在關外,而不是南方地區常見的竹林。這使它們與普通的竹子截然不同。整個竹林靜謐無聲,沒有塵世的喧嘩。在這片竹林中,微風拂過,竹枝搖曳,就像是刀槍橫飛。這種描寫很有畫面感,給人以林中戰斗的幻覺。
詩的末兩句傳達了一種深情。描述了竹枝上的“殷痕”,指的是竹枝上的紅霞,與前文的紅霞相呼應。這些紅霞像是遭受了苦雨洗不落的印記,似乎還帶有湘江娥美人們的淚血的痕跡。最后,詩人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自己心中的慚愧,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才情遠遠不及這首詩描繪的景色,并表達了對這首詩不朽的愛意。
整首詩以描寫斑竹林為主,通過形容詩中的景物細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詩歌創作的虛懷若谷,通過對竹葉的顏色、花紋和動態的描寫,展現出了唐代文人對自然美的情感和對文化的獨特理解。這首詩詞的詩意之美在于將自然景色與個人感情融為一體,以流暢的詞句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文學創作的渴望。
“影穿林下疑殘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n zhú
斑竹
nóng lǜ shū jīng rào xiāng shuǐ, chūn fēng chōu chū jiāo lóng wěi.
濃綠疏莖繞湘水,春風抽出蛟龍尾。
sè bào shuāng huā fěn dài guāng,
色抱霜花粉黛光,
zhī chēng shǔ jǐn hóng xiá qǐ.
枝撐蜀錦紅霞起。
jiāo jiá qiāo yī wú sú shēng, mǎn lín fēng yè dāo qiāng héng.
交戛敲欹無俗聲,滿林風曳刀槍橫。
yīn hén kǔ yǔ xǐ bù là, yóu dài xiāng é lèi xuè xīng.
殷痕苦雨洗不落,猶帶湘娥淚血腥。
niǎo nuó shāo tóu sǎo qiū yuè,
裊娜梢頭掃秋月,
yǐng chuān lín xià yí cán xuě.
影穿林下疑殘雪。
wǒ jīn cán kuì zi yóu xīn, jiě ài cǐ jūn míng bù miè.
我今慚愧子猷心,解愛此君名不滅。
“影穿林下疑殘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