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惟助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心惟助善”全詩
——段成式
載恐雷輪重,縆疑電索長。
——張希復
上沖挾螮蝀,不動束鋃鐺。
——段成式
饑鳥未曾啄,乖龍寧敢藏。
——張希復
分類:
作者簡介(段成式)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晚唐鄒平人,唐代著名志怪小說家,約生于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鄒平郡公,工詩,有文名。在詩壇上,他與李商隱、溫庭筠齊名。段成式信佛讀經,飲酒賦詩唱和,以解其憂,詩中多流露出超脫世俗的消極情緒。
《游長安諸寺聯句·靖恭坊大興善寺·圣柱聯句》段成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靖恭坊大興善寺是長安城內一座寺廟,題為《圣柱聯句》的聯句包括了段成式和張希復兩人所寫。
段成式的聯句為:“天心惟助善,圣跡此開陽。”這句詩表達了上天心懷善念,幫助有善行為的人,同時也說明了這座寺廟正是供奉佛祖的圣地。
張希復的聯句為:“載恐雷輪重,縆疑電索長。”這句詩用雷輪和電索的形象來形容玄奇神秘的力量,表達了一種蕩氣回腸的感覺。
段成式接著回應:“上沖挾螮蝀,不動束鋃鐺。”這句詩以天空中翱翔的鳳凰為象征,表達了邪惡勢力在善的力量面前“束手束腳”。
最后,張希復寫道:“饑鳥未曾啄,乖龍寧敢藏。”這首聯句中,他運用了“饑鳥”和“乖龍”的比喻,表達了無論是貪求名利的人還是偏離正道的人都無法逃避正義的懲罰。
這首詩詞以宗教和神秘的意象,運用對比和象征的手法,揭示了善惡對立的主題,強調了善行會得到上天的庇佑,而邪惡勢力最終會受到懲罰。通過美麗的語言和意境,傳達了詩人對正義和善良的稱贊和謳歌。
“天心惟助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cháng ān zhū sì lián jù jìng gōng fāng dà xīng shàn sì shèng zhù lián jù
游長安諸寺聯句·靖恭坊大興善寺·圣柱聯句
tiān xīn wéi zhù shàn, shèng jī cǐ kāi yáng.
天心惟助善,圣跡此開陽。
duàn chéng shì
——段成式
zài kǒng léi lún zhòng, gēng yí diàn suǒ zhǎng.
載恐雷輪重,縆疑電索長。
zhāng xī fù
——張希復
shàng chōng xié dì dōng, bù dòng shù láng dāng.
上沖挾螮蝀,不動束鋃鐺。
duàn chéng shì
——段成式
jī niǎo wèi zēng zhuó, guāi lóng níng gǎn cáng.
饑鳥未曾啄,乖龍寧敢藏。
zhāng xī fù
——張希復
“天心惟助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