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懷剩不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懷剩不安”全詩
落宿含樓近,浮月帶江寒。
喜逐行前至,憂從望里寬。
今夜南枝鵲,應無繞樹難。
分類:
作者簡介(駱賓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望鄉夕泛》駱賓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鄉夕泛》
歸懷剩不安,
促榜犯風瀾。
落宿含樓近,
浮月帶江寒。
喜逐行前至,
憂從望里寬。
今夜南枝鵲,
應無繞樹難。
譯文:
思鄉之情不安寧,
督郵令人憂慮紛擾。
暮宿在含樓附近,
浮月攜帶江水的寒冷。
歡喜隨著行程到達,
憂愁從望鄉之心中舒展開。
今晚南墻上的鵲鳥,
應該不會再困在樹上繞圈。
詩意與賞析:
這首唐代詩人駱賓王的《望鄉夕泛》,以樸實的語言和深沉的思念之情,描繪了游子思鄉的心境。
首段以游子之心不安為開端,表達出遠離家鄉的游子心中的不安和煩躁。金榜提名的突然到來,使得游子需要離開家鄉,這給他帶來了難以平息的不安。
第二段通過描述游子暮宿在含樓附近,抬頭望見的明亮月光映照在江水上,傳達了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和對江水寒冷的體驗。月光的浮動和江水的寒冷,進一步加深了詩人內心對家鄉的渴望之情。
第三段游子終于回到家鄉,帶來了一些喜悅之情,但是憂愁仍然如影隨形,從遠處望向家園,心頭的憂傷并未完全舒展開來。既有對重返家鄉的喜悅,又有對家鄉的遠離和別離所帶來的憂郁情緒。
最后一段以描繪南墻上的鵲鳥作結,暗示游子對家園的思念即將減輕。鵲鳥象征著好運和吉祥,詩句暗示著家園的離別之情即將結束,帶來了一絲寬慰和希望。
整首詩以極簡的文字,抒發了游子思鄉之情的復雜性和強烈的歸鄉愿望,并以鵲鳥的預兆暗示著家園的重歸和希望的降臨。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內心情感的交織,表達了游子思鄉的心境,讓讀者能夠共鳴并感受到遠離家鄉的困苦和憧憬。
“歸懷剩不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xiāng xī fàn
望鄉夕泛
guī huái shèng bù ān, cù bǎng fàn fēng lán.
歸懷剩不安,促榜犯風瀾。
luò sù hán lóu jìn, fú yuè dài jiāng hán.
落宿含樓近,浮月帶江寒。
xǐ zhú xíng qián zhì, yōu cóng wàng lǐ kuān.
喜逐行前至,憂從望里寬。
jīn yè nán zhī què, yīng wú rào shù nán.
今夜南枝鵲,應無繞樹難。
“歸懷剩不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