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問東園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借問東園柳”全詩
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
借問東園柳,枯來得幾年。
自無枝葉分,莫恐太陽偏。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
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
黃河清有日,白發黑無緣。
昨日北風寒,牽船浦里安。
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
分類:
作者簡介(劉采春)

劉采春,淮甸(今江蘇省淮安、淮陰一帶)人,一作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長參軍戲,又會唱歌,深受元稹的賞識,說她“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可見她在當時是一名很有影響的女藝人。
《啰唝曲六首》劉采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啰唝曲六首》
不喜歡秦淮水,不喜歡江上的船。
兒子兒媳上船走,一年又一年。
問問東園的柳樹,枯萎了多少年?
沒有枝葉分開,難道是太陽偏向了它?
不要成為商人的妻子,金釵當作卜錢用。
每天早晨朝向江口望,錯把幾艘船當做是他。
那年分別的日子,只說住在桐廬。
桐廬的人不見了,今天收到了廣州的信件。
昨天比今天好,今年比去年老。
黃河曾經清澈,如今頭發白了,面無望被人喜歡。
昨天北風寒冷,系船在浦里安頓下。
漲潮來了把纜斷,才知道劃船很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劉采春的《啰唝曲六首》之一。詩中作者表達了對秦淮水和江上船的不喜。詩中描繪了時間的流逝,描述了兒子和兒媳離去多年,以及自己老去的心情。在詩中,作者還表達了對長久期望當中得來的失望。詩中還提到了在離別時所許下的承諾,但最終發現這些承諾并未兌現。作者寫到了自己心境的變化,以及對生活的思考。
整首詩以獨特的描述和意象描繪,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類活動,表達了作者對時光與生活的感慨和思考。這首詩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出了詩人對于別離、流逝和時光的沉思和感慨。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類生活經歷的描繪,展示出了時間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同時,詩中也融入了作者對物質欲望和現實生活的思考,反思了年華易逝,生活多變的真相。整首詩以流暢的語言,深情真摯的描寫方式,展示了作者深入人心的感受和思考,讓讀者對生命和時光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
“借問東園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ō gòng qū liù shǒu
啰唝曲六首
bù xǐ qín huái shuǐ, shēng zēng jiāng shàng chuán.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zài ér fū xù qù, jīng suì yòu jīng nián.
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
jiè wèn dōng yuán liǔ, kū lái de jǐ nián.
借問東園柳,枯來得幾年。
zì wú zhī yè fēn, mò kǒng tài yáng piān.
自無枝葉分,莫恐太陽偏。
mò zuò shāng rén fù, jīn chāi dāng bo qián.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
zhāo zhāo jiāng kǒu wàng, cuò rèn jǐ rén chuán.
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nà nián lí bié rì, zhī dào zhù tóng lú.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
tóng lú rén bú jiàn, jīn dé guǎng zhōu shū.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zuó rì shèng jīn rì, jīn nián lǎo qù nián.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
huáng hé qīng yǒu rì, bái fà hēi wú yuán.
黃河清有日,白發黑無緣。
zuó rì běi fēng hán, qiān chuán pǔ lǐ ān.
昨日北風寒,牽船浦里安。
cháo lái dǎ lǎn duàn, yáo lǔ shǐ zhī nán.
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
“借問東園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