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說凌云寺里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說凌云寺里苔”全詩
橫云點染芙蓉壁,似待詩人寶月來。
聞說凌云寺里花,飛空繞磴逐江斜。
有時鎖得嫦娥鏡,鏤出瑤臺五色霞。
分類:
作者簡介(薛濤)

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后薛濤居于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后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但因格于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園)上,制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后人仿制,稱“薛濤箋”。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賦凌云寺二首》薛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凌云寺二首》是唐代詩人薛濤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凌云寺內苔蘚茂密、風高日近絕塵土的景象,以及寺內的花朵如寶月般美麗的景象。
詩中講述了凌云寺里苔蘚茂盛、光滑無塵的墻壁,風吹日照,可以清晰看到壁上的芙蓉紋樣,仿佛在等待詩人的到來。詩人還寫到凌云寺里的花朵,飄動在懸崖峭壁上,沿著山間磴道飛舞,如同追逐翻滾的江水。有時候,花瓣被鎖在嫦娥的鏡子里,鑲嵌出五彩斑斕的顏色。
整首詩情景交融,通過描繪凌云寺的苔蘚、墻壁和花朵等細節,展示了寺廟的幽靜和美麗。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美和藝術的贊美之情。
“聞說凌云寺里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líng yún sì èr shǒu
賦凌云寺二首
wén shuō líng yún sì lǐ tái, fēng gāo rì jìn jué xiān āi.
聞說凌云寺里苔,風高日近絕纖埃。
héng yún diǎn rǎn fú róng bì, shì dài shī rén bǎo yuè lái.
橫云點染芙蓉壁,似待詩人寶月來。
wén shuō líng yún sì lǐ huā, fēi kōng rào dèng zhú jiāng xié.
聞說凌云寺里花,飛空繞磴逐江斜。
yǒu shí suǒ dé cháng é jìng, lòu chū yáo tái wǔ sè xiá.
有時鎖得嫦娥鏡,鏤出瑤臺五色霞。
“聞說凌云寺里苔”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