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念木枯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念木枯榮”全詩
(季蘭五六歲時,其父抱于庭,令詠薔薇云云。
父恚曰:“必失行婦也。
”后竟如其言)
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榮。
(《臥病》)
鞞鼓喧行選,旌旗拂座隅。
(《陷賊寄故人》)
不睹河陽一縣花,空見青山三兩點。
(《寄房明府》,以上俱見《吟窗雜錄》)
分類:
《句》李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句》
經過時間,未有架構,心情忙亂縱橫。
(季蘭五六歲時,其父抱于庭,令其詠薔薇之詩。父親惱怒地說:“必然會變成出軌的婦女。”后來果然如他所言)
已經看到云鬟散落,還在思念木枯時的盛景。(《臥病》)
鞞鼓嘈雜行軍,旌旗拂過座位的角落。(《陷賊寄故人》)
看不到河陽一縣的花朵,只看到青山上的幾點色彩。(《寄房明府》,以上均見于《吟窗雜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李冶的多首作品中的幾個篇章選取的片段,每個片段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情景。整體上來說,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內心的紛亂和不安。
第一句描述了經過了一段時間后,一切似乎都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內心的思緒卻亂得縱橫交錯。這表達了詩人對于生活的焦慮和迷茫。
第二句通過比喻,描述了看著云鬟紛亂的樣子,讓詩人回憶起過去木枯榮的景象。這傳遞了一種悲涼和憂傷的情緒,表達了對于光陰流逝和失去的思考和思念。
第三句描繪了鞞鼓嘈雜行軍的場景,旌旗拂過座位上的角落。這里的描寫充滿了動感和生命力,但卻與詩人的內心紛亂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詩人的孤獨和疏離感。
最后一句用對比的手法,描述了詩人眼前只能看到幾點青山,而無法看到河陽一縣的繁花盛景。這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的失望和對于美好的渴望,呈現了一種對于美好事物缺失的無奈和遺憾。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詩人內心的紛亂和對于現實的思考,表達了對于人生、時光和美好的追求和思念,傳遞出一種寂寥、憂傷和仰望的情感。
“更念木枯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jīng shí wèi jià què, xīn xù luàn zòng héng.
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
jì lán wǔ liù suì shí, qí fù bào yú tíng,
(季蘭五六歲時,其父抱于庭,
lìng yǒng qiáng wēi yún yún.
令詠薔薇云云。
fù huì yuē:" bì shī xíng fù yě.
父恚曰:“必失行婦也。
" hòu jìng rú qí yán
”后竟如其言)
yǐ kàn yún huán sàn, gèng niàn mù kū róng.
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榮。
wò bìng
(《臥病》)
bǐng gǔ xuān xíng xuǎn, jīng qí fú zuò yú.
鞞鼓喧行選,旌旗拂座隅。
xiàn zéi jì gù rén
(《陷賊寄故人》)
bù dǔ hé yáng yī xiàn huā, kōng jiàn qīng shān sān liǎng diǎn.
不睹河陽一縣花,空見青山三兩點。
jì fáng míng fǔ,
(《寄房明府》,
yǐ shàng jù jiàn yín chuāng zá lù
以上俱見《吟窗雜錄》)
“更念木枯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