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賞三清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締賞三清滿”全詩
締賞三清滿,承歡六義通。
野晦寒陰積,潭虛夕照空。
顧慚非夢鳥,濫此廁雕蟲。
分類:
作者簡介(駱賓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初秋登王司馬樓宴得同字》駱賓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初秋登王司馬樓宴得同字
展現驥立于端莊之處,閑暇之時登上高樓喜慶共同歡宴。
結盟贈禮使人忘卻塵世煩擾,陶冶情操共享六義之通透。
野外的夜色漸濃,陰云密布,潭水空泛橘紅夕陽的影子。
仰望這壯麗景色,不禁自愧身處凡俗之中,仿佛只是一只無腿的飛鳥,居住在艷麗圖案的雕蟲之上。
詩意:
這首詩以初秋登高遠眺的情景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宴會的場景。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對比,表達了對凡俗世界的憂郁和不滿,以及對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表達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中采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述野外的夜色和潭水的夕陽,突顯了作者的孤獨和對世俗的疏離感。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壯麗之美,表達了對高尚境界和真理的追求。最后兩句“顧慚非夢鳥,濫此廁雕蟲”,則以寓言的方式,表達詩人對凡俗世界的不滿和對精神追求的懷疑。整首詩描繪了一幅秋日晚霞映照下的壯麗景色,并通過自然景物的借喻,抒發了詩人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對世俗虛榮的拒絕。
“締賞三清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qiū dēng wáng sī mǎ lóu yàn dé tóng zì
初秋登王司馬樓宴得同字
zhǎn jì duān jū xiá, dēng lóng xǐ yàn tóng.
展驥端居暇,登龍喜宴同。
dì shǎng sān qīng mǎn, chéng huān liù yì tōng.
締賞三清滿,承歡六義通。
yě huì hán yīn jī, tán xū xī zhào kōng.
野晦寒陰積,潭虛夕照空。
gù cán fēi mèng niǎo, làn cǐ cè diāo chóng.
顧慚非夢鳥,濫此廁雕蟲。
“締賞三清滿”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