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一超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陵一超忽”全詩
露積吳臺草,風入郢門楸。
林虛宿斷霧,磴險掛懸流。
拾青非漢策,化緇類秦裘。
牽跡猶多蹇,勞生未寡尤。
獨此他鄉夢,空山明月秋。
分類:
作者簡介(駱賓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宿山莊》駱賓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宿山莊》
金陵的時光匆匆過去,瑞燭也燃了幾回。露水積滿吳臺的草地,風吹入郢門的楸樹。林中的虛空被濃霧遮蔽,山道險峻掛著懸流。采摘的青草不是漢朝的策杖,服用的麻衣類似秦時的貂裘。蹤跡遍布旅途的艱辛,勞累的歲月尚未過多。獨自沉浸在他鄉的夢中,空山中明亮的秋月。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詩人在陌生他鄉的山莊度過的一晚,表達了他對時間的感慨和對身處環境的觀察。他提到了金陵的時光匆匆過去,象征人生的瞬息即逝。玉燭幾還周則用來形容時間的流轉。他描述了山莊的景物,包括草地上積滿了露水,和風吹過的楸樹。虛空被濃霧遮蔽,山道險峻,掛著懸流,給人一種幽靜和險峻的感覺。作者提到了采摘的青草非漢朝的策杖,化緇類秦裘,暗示自己的境遇并非
如意。最后他說獨自在這個他鄉的山莊中沉浸在夢境中,空山明月也讓他感嘆生活的美好。
賞析:
《宿山莊》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詩人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山莊的環境和自己的心境,傳達了一種寂寞和迷茫的情緒。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和對生活困境的思考。整首詩情感濃烈,表達了對人生和時光的無奈和感慨,同時也透露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夢中的空山明月給人一種寂靜和寧靜的感受,也可以理解為對內心世界的寄托和向往。整首詩以縱橫交錯的景物描繪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作者的才情和對生活的深入觀察。
“金陵一超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shān zhuāng
宿山莊
jīn líng yī chāo hū, yù zhú jǐ hái zhōu.
金陵一超忽,玉燭幾還周。
lù jī wú tái cǎo, fēng rù yǐng mén qiū.
露積吳臺草,風入郢門楸。
lín xū sù duàn wù, dèng xiǎn guà xuán liú.
林虛宿斷霧,磴險掛懸流。
shí qīng fēi hàn cè, huà zī lèi qín qiú.
拾青非漢策,化緇類秦裘。
qiān jī yóu duō jiǎn, láo shēng wèi guǎ yóu.
牽跡猶多蹇,勞生未寡尤。
dú cǐ tā xiāng mèng, kōng shān míng yuè qiū.
獨此他鄉夢,空山明月秋。
“金陵一超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