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城臨灞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帝城臨灞涘”全詩
薄煙橫絕巘,輕凍澀回湍。
野霧連空暗,山風入曙寒。
帝城臨灞涘,禹穴枕江干。
橘性行應化,蓬心去不安。
獨掩窮途淚,長歌行路難。
分類:
作者簡介(駱賓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早發諸暨》駱賓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發諸暨》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描繪了征夫懷揣遠方的路途艱辛和心境,表達出在征途中面臨的困難和孤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征夫懷遠路,夙駕上危巒。
薄煙橫絕巘,輕凍澀回湍。
野霧連空暗,山風入曙寒。
帝城臨灞涘,禹穴枕江干。
橘性行應化,蓬心去不安。
獨掩窮途淚,長歌行路難。
詩意:詩中的"征夫"指的是出征的士兵,他們在心底懷揣著遠方的目標。"夙駕上危巒"意為一早就上路,攀登險峻的山巒。詩人以"薄煙橫絕巘,輕凍澀回湍"來表現早晨時霧氣彌漫的景象,路面上的冰凍使行進變得艱難。野霧彌漫,空間昏暗,寒風吹進山巒中,使得天色更加寒冷。"帝城臨灞涘,禹穴枕江干"表現了離開京城的壯士身處崇山峻嶺之間,與秦嶺和湘江相近的地方。"橘性行應化,蓬心去不安"暗喻離鄉背井的士兵,他們原本喜歡家鄉的生活,現在卻不得不背井離鄉。最后兩句表達了士兵孤獨無助的心境,他們心中滿是眼淚,卻仍在艱辛的旅途中高歌。
賞析:《早發諸暨》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征夫面臨的艱難和無奈,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來表達情感,使詩詞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描繪霧氣和寒風的形象,創造了悲壯的氛圍。詩人運用對比的手法,將離鄉背井的士兵的心境與家鄉的美好進行對照,表現了旅途的艱難和士兵的內心矛盾。最后兩句以"淚"字收束全詩,表現了士兵內心的孤獨與無奈,烘托出士兵在艱難中仍然奮勇前行的堅強。整首詩詞在簡短的語言中凝聚了士兵的堅韌與向往,具有深刻的詩意,凸顯了作者對征途生活的思考和關懷。
“帝城臨灞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fā zhū jì
早發諸暨
zhēng fū huái yuǎn lù, sù jià shàng wēi luán.
征夫懷遠路,夙駕上危巒。
báo yān héng jué yǎn, qīng dòng sè huí tuān.
薄煙橫絕巘,輕凍澀回湍。
yě wù lián kōng àn, shān fēng rù shǔ hán.
野霧連空暗,山風入曙寒。
dì chéng lín bà sì, yǔ xué zhěn jiāng gān.
帝城臨灞涘,禹穴枕江干。
jú xìng xíng yìng huà, péng xīn qù bù ān.
橘性行應化,蓬心去不安。
dú yǎn qióng tú lèi, cháng gē xíng lù nán.
獨掩窮途淚,長歌行路難。
“帝城臨灞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