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向龍門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向龍門宿”全詩
兼雨風聲過,連天草色干。
鴻嘶荒壘閉,兵燒廣川寒。
若向龍門宿,懸知拭淚看。
分類:
《送人罷舉東游》無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人罷舉東游》是唐代詩人無可創作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送別遠行者的情景。詩詞描繪了行人渡過寒風凜冽的廣川,聽到了雨和風的聲音,看到了一片干枯的草地。在冷寂的城墻上,天空中鴻雁嘶鳴,城中軍火熊熊燃燒。如果行人愿意在龍門小住,無可將懸垂的淚花拭去。
這首詩詞十分簡短,共四句。通過描繪天氣狀況和行人的困境,表達了對行人的關心和送別之情。詩詞中用到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雨、風、草、鴻雁和軍火燃燒,突出了行人離別的苦難和辛酸之處。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東堂今已負,況此遠行難。
兼雨風聲過,連天草色干。
鴻嘶荒壘閉,兵燒廣川寒。
若向龍門宿,懸知拭淚看。
這首詩詞傳達出詩人對行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詩意飽含著對別離的無奈和惋惜,同時也表達了對行人遠行所面臨的困難和艱辛的理解。整首詩詞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了灑淚離別的凄涼景象。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簡短而含蓄的表達,用極少的詞語描繪出凄涼的別離場面,給讀者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間。詩人通過抓住一些生動的細節,如雨聲、風聲、枯草、鴻雁聲和軍火燃燒的景象,使得詩詞更加豐滿和生動。整首詩詞將別離的苦楚和離愁之情表達得深深入骨,令人感到悲涼和落寞。這種以簡潔的語言描摹充滿情感的場景,正是唐代詩人的創作特點之一。
“若向龍門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rén bà jǔ dōng yóu
送人罷舉東游
dōng táng jīn yǐ fù, kuàng cǐ yuǎn xíng nán.
東堂今已負,況此遠行難。
jiān yǔ fēng shēng guò, lián tiān cǎo sè gàn.
兼雨風聲過,連天草色干。
hóng sī huāng lěi bì, bīng shāo guǎng chuān hán.
鴻嘶荒壘閉,兵燒廣川寒。
ruò xiàng lóng mén sù, xuán zhī shì lèi kàn.
若向龍門宿,懸知拭淚看。
“若向龍門宿”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