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窺乳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折腰窺乳竇”全詩
解印鴛鴻內,抽毫水石中。
履溫行燒地,衣赤動霞風。
又似朝天去,諸僧不可同。
官辭中秘府,疏放野麋齊。
偃仰青霄近,登臨白日低。
折腰窺乳竇,定足涉冰溪。
染翰揮嵐翠,僧名幾處題。
暫收丹陛跡,獨往亂山居。
入雪知人遠,眠云覺俗虛。
足垂巖頂石,纓濯洞中渠。
只見僧酬答,新歸絕壑書。
分類: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諸同志三首次本韻》無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諸同志三首次本韻》寫道:“香花懷道侶,巾舄立雙童。解印鴛鴻內,抽毫水石中。履溫行燒地,衣赤動霞風。又似朝天去,諸僧不可同。官辭中秘府,疏放野麋齊。偃仰青霄近,登臨白日低。折腰窺乳竇,定足涉冰溪。染翰揮嵐翠,僧名幾處題。暫收丹陛跡,獨往亂山居。入雪知人遠,眠云覺俗虛。足垂巖頂石,纓濯洞中渠。只見僧酬答,新歸絕壑書。”這首詩的作者無可,是在唐代為了和段著作山居的同志合作而寫的。這首詩以表達對于宗教友誼和奉獻精神的贊美為主題。
中文譯文:
香花懷道侶,巾舄立雙童。
解印鴛鴻內,抽毫水石中。
履溫行燒地,衣赤動霞風。
又似朝天去,諸僧不可同。
官辭中秘府,疏放野麋齊。
偃仰青霄近,登臨白日低。
折腰窺乳竇,定足涉冰溪。
染翰揮嵐翠,僧名幾處題。
暫收丹陛跡,獨往亂山居。
入雪知人遠,眠云覺俗虛。
足垂巖頂石,纓濯洞中渠。
只見僧酬答,新歸絕壑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作者與好友段著作在山居中的友誼。他們一起品味香花,一起穿著巾舄站立;他們一起參悟禪宗,握著印章,繪畫水石;他們一同踏上溫暖的土地,被紅霞風吹動著紅衣;他們齊心協力,如同一起朝拜上天,他們與其他僧人不同,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作者選擇了暫時離開官場,追隨朋友段著作去山中居住,在那里他們疏放了現實中的煩惱,與野生動物共同生活。盡管他們身處山野,但他們仍然接近青天白日。他們欣賞自然的美景,并在山居中留下了他們的痕跡。這個地方被稱為丹陛,它是一個純潔的地方,作者獨自一人去那里找尋自己內心的寧靜。作者的眼界超越了塵世,他將自己和云彩進行對比,明白了平凡人的浮躁。他站在山頂的巖石上,他的帽子親近洞穴中的溪水,他清醒的思緒中只見到僧人寫來的回信,這亦成了新的書籍。這首詩贊美了道友的心靈契合,純潔的友情和追求內心平靜的追求。
“折腰窺乳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duàn zhù zuò shān jū chéng zhū tóng zhì sān shǒu cì běn yùn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諸同志三首次本韻
xiāng huā huái dào lǚ, jīn xì lì shuāng tóng.
香花懷道侶,巾舄立雙童。
jiě yìn yuān hóng nèi, chōu háo shuǐ shí zhōng.
解印鴛鴻內,抽毫水石中。
lǚ wēn xíng shāo dì, yī chì dòng xiá fēng.
履溫行燒地,衣赤動霞風。
yòu shì cháo tiān qù, zhū sēng bù kě tóng.
又似朝天去,諸僧不可同。
guān cí zhōng mì fǔ, shū fàng yě mí qí.
官辭中秘府,疏放野麋齊。
yǎn yǎng qīng xiāo jìn, dēng lín bái rì dī.
偃仰青霄近,登臨白日低。
zhé yāo kuī rǔ dòu, dìng zú shè bīng xī.
折腰窺乳竇,定足涉冰溪。
rǎn hàn huī lán cuì, sēng míng jǐ chù tí.
染翰揮嵐翠,僧名幾處題。
zàn shōu dān bì jī, dú wǎng luàn shān jū.
暫收丹陛跡,獨往亂山居。
rù xuě zhī rén yuǎn, mián yún jué sú xū.
入雪知人遠,眠云覺俗虛。
zú chuí yán dǐng shí, yīng zhuó dòng zhōng qú.
足垂巖頂石,纓濯洞中渠。
zhī jiàn sēng chóu dá, xīn guī jué hè shū.
只見僧酬答,新歸絕壑書。
“折腰窺乳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