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靜賞蓮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夜靜賞蓮宮”全詩
跡高憐竹寺,夜靜賞蓮宮。
古磬清霜下,寒山曉月中。
詩情緣境發,法性寄筌空。
翻譯推南本,何人繼謝公。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秋日遙和盧使君游何山寺宿敡上人房論涅槃經義》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遙和盧使君游何山寺宿敡上人房論涅槃經義》是唐代詩人皎然所作。這首詩描繪了皎然與盧使君一同游覽何山寺,宿在敡上人的房間里,經過夜晚的思考和領悟,表達了他對佛教涅槃經義的理解。
原文中的“江郡當秋景,期將道者同”意為皎然與盧使君一同觀賞江郡美麗秋景,并期望與那些追求道義的人們一同欣賞。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皎然對何山寺的印象:“跡高憐竹寺,夜靜賞蓮宮”。皎然賞識這座座在高山上的竹林和寧靜的夜晚,以及寺廟里美麗的蓮花。
接下來的兩句“古磬清霜下,寒山曉月中”,意味著皎然推測古代的僧人們在清晨敲起古代的木魚磬時,清涼的霜霧掩映下,與寒山和月光一起共同成為一幅令人愉悅的景象。
最后兩句“詩情緣境發,法性寄筌空”,表達了皎然在這樣的境地中感受到了詩意的激發,同時將自己的法性寄托在這虛空的境地之中。
整首詩表達了皎然對何山寺美景的欣賞和對佛教涅槃經義的領悟,同時也暗含了他對文學、思維和宇宙的詩性情感。此外,還向后世傳達了對謝公文學傳統的繼承和發展的思考。
中文譯文:
江郡的秋景,期望與道義追求者一同共賞。
崇高的足跡憐愛竹林的寺廟,安靜的夜晚欣賞蓮花廟宇。
古代的木魚聲在清霜之下,寒山與明亮的月光之間。
詩意在這境地中發揚,法性寄托于虛空。
賞析:
這首詩以清新、淡雅的筆觸描繪了秋日的景色和佛教寺廟的景致,同時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感悟和對詩意的追求。在美景的映襯下,詩人思考著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將個人情感與宇宙相融合。
詩中展現了皎然獨特的意境和深厚的思想內涵,同時也體現了他對佛教思想的認同和對文學傳統的承繼。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意境,詩人將讀者帶入一個美麗而超凡的境地,引發思考和情感的共鳴。
這首詩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充滿了哲理和思想的指引。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生的觀察,詩人引導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對美與真理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優美的語言、婉約的意境、深邃的思想和宇宙意味令人著迷,是唐代文學的杰作之一。
“夜靜賞蓮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yáo hé lú shǐ jūn yóu hé shān sì sù yì shàng rén fáng lùn niè pán jīng yì
秋日遙和盧使君游何山寺宿敡上人房論涅槃經義
jiāng jùn dāng qiū jǐng, qī jiāng dào zhě tóng.
江郡當秋景,期將道者同。
jī gāo lián zhú sì, yè jìng shǎng lián gōng.
跡高憐竹寺,夜靜賞蓮宮。
gǔ qìng qīng shuāng xià, hán shān xiǎo yuè zhōng.
古磬清霜下,寒山曉月中。
shī qíng yuán jìng fā, fǎ xìng jì quán kōng.
詩情緣境發,法性寄筌空。
fān yì tuī nán běn, hé rén jì xiè gōng.
翻譯推南本,何人繼謝公。
“夜靜賞蓮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