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誰復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關山誰復見”全詩
纖云溪上斷,疏柳影中秋。
漸映千峰出,遙分萬派流。
關山誰復見,應獨起邊愁。
分類: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南樓望月》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樓望月
夜半月色明亮,每家每戶都望著。高樓挺立,我特別喜歡這座樓。細云飄散在溪流之上,稀疏的柳樹在月光下顯現出秋意。月亮逐漸映照出千峰萬派的美景,遠遠地流淌而來。可惜長城山脈上的人們誰還能看到這美景呢,我想他們也只能獨自抱著邊關的憂愁。
中文譯文:
南樓望月
夜晚,月亮清晰明亮,每戶人家都在望著。
高樓坐落其中,我特別喜歡這座樓。
纖細的云朵漂浮在溪流上,
稀疏的柳樹在月光下顯現出秋天的氣息。
月亮逐漸映照出千峰萬派的美景,
從遠方流淌而來。
可惜站在長城山脈上的人們誰還能看到這美景呢,
我想他們也只能獨自承載著邊關的憂愁。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南樓望月的景象為題材,描繪了夜晚明亮的月亮、高樓、纖云溪流、稀疏的柳樹和遙遠的山峰美景。這些景象與長城山脈上的人們構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向往和對長城邊關人民的思念和關切。
詩中運用了夜晚的月色和景物描寫,給人以寧靜的感受。作者對這座樓特別喜愛,可能是因為樓高能有更好的視野,以便觀賞月亮和美景。纖細的云朵和稀疏的柳樹則增添了秋天的氣息,給人一種寧靜而涼爽的感覺。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長城邊關人民的情感。長城山脈的人們因為地處邊陲,可能無法享受到如此美景,只能忍受著邊關的憂愁。這一表達既描繪了美景的壯麗,又強調了長城邊關人民的辛苦和犧牲。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流暢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美景和人民的思念,傳達了詩人對人類命運的關懷和關注,表現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關山誰復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lóu wàng yuè
南樓望月
yè yuè jiā jiā wàng, tíng tíng ài cǐ lóu.
夜月家家望,亭亭愛此樓。
xiān yún xī shàng duàn, shū liǔ yǐng zhōng qiū.
纖云溪上斷,疏柳影中秋。
jiàn yìng qiān fēng chū, yáo fēn wàn pài liú.
漸映千峰出,遙分萬派流。
guān shān shuí fù jiàn, yīng dú qǐ biān chóu.
關山誰復見,應獨起邊愁。
“關山誰復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