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動將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策動將軍”全詩
兵符關帝闕,天策動將軍。
塞靜胡笳徹,沙明楚練分。
風旗翻翼影,霜劍轉龍文。
白羽搖如月,青山斷若云。
煙疏疑卷幔,塵滅似銷氛。
投筆懷班業,臨戎想顧勛。
還應雪漢恥,持此報明君。
分類:
作者簡介(駱賓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宿溫城望軍營》駱賓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宿溫城望軍營
夜宿在溫城望望邊上的軍營,
寒冰壓斷折斷了膠胞,
夜晚能聽到邊城上的木柝聲響。
兵符放在關帝廟的闕下,
天策軍開始策動將軍們出征。
戍塞之地靜悄悄,
胡笳聲悲凄切,
沙地上的明月顯得分外明亮,
硝煙中的敵軍光看見縷縷云煙。
風吹動旗幟,猶如展翅的鷹影,
霜凍的劍有如轉動的龍紋。
白色的羽毛搖曳如月之光,
青山相隔有如云彩濃濃。
煙霧稀疏有如卷起的帷幕,
戰爭的塵埃似乎已被洗盡銷浮。
投下筆來,心中懷念起征戰的伴侶與職業,
臨戰面對敵軍,想起了胡須的功勛。
要回報明君時常想起再次向敵軍出發,
大雪壓垮了漢人的恥辱,拿此詩回報明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夜景描繪了戰爭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冷酷和緊張的氛圍。作者描寫了邊城和軍營的圖景,以及戰爭所帶來的死傷和破壞。
詩中的寒冰和膠胞的折斷,表達了戰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困苦和痛苦。夜晚能聽到邊城上的木柝聲響,象征了軍隊在守夜中的警戒和準備。兵符放在關帝廟的闕下,說明戰爭是受到神明的保佑和授意。
詩中運用了一系列意象來描繪戰爭的場景,如胡笳聲、沙地上的明月、猶如展翅的鷹影和硝煙中的敵軍等。這些意象生動地展現了戰爭的兇險和殘酷。
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思考和感慨。他希望將此詩獻給明君,以回報國家的雪恥,并表達了對將士們的敬仰和對戰爭的思考。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戰爭場景,表達了對戰爭的反思和對士兵的贊美。
“天策動將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wēn chéng wàng jūn yíng
宿溫城望軍營
lǔ dì hán jiāo zhé, biān chéng yè tuò wén.
虜地寒膠折,邊城夜柝聞。
bīng fú guān dì quē, tiān cè dòng jiāng jūn.
兵符關帝闕,天策動將軍。
sāi jìng hú jiā chè, shā míng chǔ liàn fēn.
塞靜胡笳徹,沙明楚練分。
fēng qí fān yì yǐng, shuāng jiàn zhuǎn lóng wén.
風旗翻翼影,霜劍轉龍文。
bái yǔ yáo rú yuè, qīng shān duàn ruò yún.
白羽搖如月,青山斷若云。
yān shū yí juǎn màn, chén miè shì xiāo fēn.
煙疏疑卷幔,塵滅似銷氛。
tóu bǐ huái bān yè, lín róng xiǎng gù xūn.
投筆懷班業,臨戎想顧勛。
hái yīng xuě hàn chǐ, chí cǐ bào míng jūn.
還應雪漢恥,持此報明君。
“天策動將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