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庭樹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知庭樹意”全詩
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
大夢觀前事,浮名悟此身。
不知庭樹意,榮落感何人。
分類: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秋宵書事寄吳憑處士》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宵書事寄吳憑處士》是一首寫秋夜思緒萬千的詩。詩中描述了身在方丈(佛教寺廟)、四周空曠的寂靜境地,作者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月色和清夜的寧靜,從而發自內心地觸動了自身的真正情感和存在意義。
詩中的“真性”指的是人的真實本性,作者處在方丈中,與外界的繁華喧鬧隔絕,沒有礙擾的心緒,讓他能夠更加專注地自我思考。他心無旁騖,能夠真正地感受到秋天的月色和寧靜的夜晚,而不為其他外在的浮華所干擾。
作者在這樣的寂靜環境中,發現自己的人生陷入了一個“大夢觀”中,沉浸在世俗的一切榮辱名利之中,沒有回歸本真的意識。然而,在這個秋夜中,他蘇醒過來,認識到了人的一切榮辱都是虛幻的,而真正重要的是對內心的悟透和滿足。這樣的領悟讓作者產生了對于庭院里的落葉乃至一草一木的思考:庭樹的生長榮耀和凋零感是怎樣的?又有哪些人能真正體會到這種感受呢?
總的來說,該詩通過描寫秋夜的寧靜和月色,以及作者處在方丈中的專注思考,傳達了人們應該回歸內心、找到自己真實情感和存在意義的思想。同時,詩中也帶有對于世俗浮華的批判和對于庭院生活的思考,表現出作者對于人生本質的深思。
“不知庭樹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xiāo shū shì jì wú píng chǔ shì
秋宵書事寄吳憑處士
zhēn xìng zài fāng zhàng, jì liáo wú sì lín.
真性在方丈,寂寥無四鄰。
qiū tiān yuè sè zhèng, qīng yè dào xīn zhēn.
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
dà mèng guān qián shì, fú míng wù cǐ shēn.
大夢觀前事,浮名悟此身。
bù zhī tíng shù yì, róng luò gǎn hé rén.
不知庭樹意,榮落感何人。
“不知庭樹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