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高無事弄苔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高無事弄苔泉”全詩
愛貧唯制蓮花足,取性閑書樹葉篇。
自笑不歸看石榜,誰高無事弄苔泉。
身外空名何足問,吾心已出第三禪。
分類: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答李侍御問》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答李侍御問》描寫了作者入道修行之前的離亂生活及修道后的清靜生活。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入道曾經離亂前,
長干古寺住多年。
愛貧唯制蓮花足,
取性閑書樹葉篇。
自笑不歸看石榜,
誰高無事弄苔泉。
身外空名何足問,
吾心已出第三禪。
詩意:
這首詩以對李侍御的回答形式寫就,描述了作者皎然入道修行之前的離亂生活和長期居住在長干古寺中的一段經歷。詩人喜愛清貧的生活,只滿足于擁有寺中的蓮花一只足的腳板和樹葉篇的書籍,展現了他離世俗生活的態度和修行的心境。作者心懷自嘲之情,笑稱自己不再歸看石榜,不再追求榮譽名利,而是沉浸于無拘無束的自在境界之中。他認為世俗的名利已無需再問,因為自己的內心早已經達到了第三禪的境地。
賞析:
這首詩以服從請求的方式寫就,整體抒寫了作者修行前后的生活和思想變化。首句“入道曾經離亂前”交代了作者離開塵世的生活,進入修行的道路。接著描述了他長期住在長干古寺的經歷,表現出對清貧生活的喜愛和對修行的專注。詩中“愛貧”一詞表明他對貧窮的態度,而“制蓮花足”則暗示他滿足于寺中蓮花的一只足的腳板,寓意著他對生活的簡樸要求。接下來的“取性閑書樹葉篇”描述了他生活的閑散和對讀書的愛好。接下來的“自笑不歸看石榜,誰高無事弄苔泉”,抒發了作者對世俗名利的不屑和對清靜生活的追求。整首詩以朗逸自然的語言風格,滲透著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修行境界。最后兩句“身外空名何足問,吾心已出第三禪”則表達了作者對外界評價的不屑和自我認可的心態,顯示了修行的境地與態度。整首詩通過對自身修行生活的描摹,展示了作者跳脫塵世的追求,進入心靈自由的散心境地,表達了對清凈生活的向往。
“誰高無事弄苔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lǐ shì yù wèn
答李侍御問
rù dào céng jīng lí luàn qián, cháng gàn gǔ sì zhù duō nián.
入道曾經離亂前,長干古寺住多年。
ài pín wéi zhì lián huā zú,
愛貧唯制蓮花足,
qǔ xìng xián shū shù yè piān.
取性閑書樹葉篇。
zì xiào bù guī kàn shí bǎng, shuí gāo wú shì nòng tái quán.
自笑不歸看石榜,誰高無事弄苔泉。
shēn wài kōng míng hé zú wèn, wú xīn yǐ chū dì sān chán.
身外空名何足問,吾心已出第三禪。
“誰高無事弄苔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