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峴山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前峴山近”全詩
徒愛峴山高,仰之常嘆息。
不如松與桂,生在重巖側。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感興贈烏程李明府伯宜兼簡諸秀才》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感興贈烏程李明府伯宜兼簡諸秀才》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門前峴山近,無路可登陟。
徒愛峴山高,仰之常嘆息。
不如松與桂,生在重巖側。
中文譯文:
門前的峴山離得很近,卻沒有路徑可供攀登。
只是單純地喜歡峴山的高聳,仰視它常常感嘆悲嘆。
不如松樹和桂花,生長在重巖的側面。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峴山的迷戀之情。作者覺得峴山雖然離自己很近,但卻沒有可供攀登的路徑,無法直接登臨山頂。盡管如此,作者依然對峴山的高聳仰視,常常感嘆悲嘆。在最后兩句中,作者提到了松樹和桂花,認為它們生長在重巖的側面更勝一籌,暗示了對堅韌和堅貞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以峴山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山的敬仰之情。作者暗示了峴山雖然高聳入云,但卻無路可登。峴山的存在讓人輕易抵達山頂,因而增加了對它的崇高和神秘感。作者通過對峴山的描述,抒發了自己對高聳入云山峰的向往和對堅韌不拔品質的贊美。最后兩句中提到的松樹和桂花,象征了堅韌和純潔的品質,與峴山的形象相呼應,加深了詩意的深度。整體上,這首詩通過對峴山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高峰和堅貞品質的追求與贊美。
“門前峴山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xīng zèng wū chéng lǐ míng fǔ bó yí jiān jiǎn zhū xiù cái
感興贈烏程李明府伯宜兼簡諸秀才
mén qián xiàn shān jìn, wú lù kě dēng zhì.
門前峴山近,無路可登陟。
tú ài xiàn shān gāo, yǎng zhī cháng tàn xī.
徒愛峴山高,仰之常嘆息。
bù rú sōng yǔ guì, shēng zài zhòng yán cè.
不如松與桂,生在重巖側。
“門前峴山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