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望江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公望江城”全詩
碧山與黃花,爛熳多秋情。
搖落見松柏,歲寒比忠貞。
歡娛在鴻都,是日思朝英。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親故》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親故
霽景滿水國,我公望江城。
碧山與黃花,爛熳多秋情。
搖落見松柏,歲寒比忠貞。
歡娛在鴻都,是日思朝英。
詩意和賞析:
這首唐代的詩歌《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親故》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以自然景觀為背景,借用了一系列秋天的景物,描繪了一幅美麗而凄涼的畫面。
詩的開頭描繪了一幅晴朗的景象,映襯出水國之地的美麗。接著,詩人用“公望江城”來表達他對故鄉的思念。公望指遠望,江城則指故鄉。這兩個詞語相互呼應,使得詩人對故鄉的思念更加真摯。
緊接著,詩人描繪了碧山與黃花的景觀,表達了秋天的情感。碧山與黃花代表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而爛熳多秋情則表達了秋天帶給人們的憂傷和惆悵之情。
詩人進一步用搖落的松柏來比喻歲月的流逝和忠貞的品質。松柏是常青樹,而秋天是植物生長的季節,因此搖落的松柏暗示著歲月的消逝,借此來比喻忠貞不渝的品質。
最后,詩人將歡娛的場景設定在鴻都,表明他在他的現居之地也能找到快樂和慰藉。但是這樣的歡娛卻無法掩蓋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因為每逢這個特殊的日子,他都會思念著朝英,即自己的親朋好友。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展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詩意更加深遠,賞析起來更加有趣。
“我公望江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hé yú shǐ jūn sī shàng jīng qīn gù
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親故
jì jǐng mǎn shuǐ guó, wǒ gōng wàng jiāng chéng.
霽景滿水國,我公望江城。
bì shān yǔ huáng huā, làn màn duō qiū qíng.
碧山與黃花,爛熳多秋情。
yáo luò jiàn sōng bǎi, suì hán bǐ zhōng zhēn.
搖落見松柏,歲寒比忠貞。
huān yú zài hóng dōu, shì rì sī cháo yīng.
歡娛在鴻都,是日思朝英。
“我公望江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