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欺汗漫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欺汗漫流”全詩
榮從憲府至,喜會夕郎游。
氣奪滄浪色,風欺汗漫流。
誰言三伏夜,獨此月前秋。
分類: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新秋同盧侍御、薛員外白蘋洲月夜》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秋同盧侍御、薛員外白蘋洲月夜》是唐代詩人皎然所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在一個秋夜,詩人與盧侍御和薛員外一起在蘋洲小游,感受到了秋天的涼爽和明亮的月光。詩詞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對秋天的喜愛和對友誼的珍視。
譯文如下:
秋涼隔暑蘋洲近,準備迎接涼爽的秋天,我們一起走在蘋洲附近。
涼風拂面,想要泛舟,一起游玩。
憲府人士前來光臨,我們非常高興夜晚與他們相聚。
月光照耀下的河面如同青翠的波浪,涼風與河水里夾帶的水汽仿佛在與我們作對。
有人說三伏的夜晚是炎熱的,但是只有在這個晚上才能感受到秋天的月光和風。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喜愛之情。他喜歡秋涼的感覺,喜歡夜晚的明亮月光。他的心情愉快,與好友一起在蘋洲游玩,感受秋天的美好。詩中描繪的景色清新明朗,月光照在波浪上,兩岸的風吹拂著臉龐,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詩中隱約透露出詩人對友誼的珍視,他們一起度過這個美好的夜晚,這種友誼使詩人倍感欣喜。
整首詩使用了簡練而精美的語言,運用了描繪秋天的自然景色以及描寫自己與友人之間的歡愉。通過語言的形象描寫和對真實感受的流露,使得整首詩帶給讀者一種強烈的感官體驗。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敏銳的觀察力和對自然美的感悟,傳遞著詩人喜愛秋天、享受友誼的情懷,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風欺汗漫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qiū tóng lú shì yù xuē yuán wài bái píng zhōu yuè yè
新秋同盧侍御、薛員外白蘋洲月夜
gé shǔ píng zhōu jìn, yíng liáng yù fàn zhōu.
隔暑蘋洲近,迎涼欲泛舟。
róng cóng xiàn fǔ zhì, xǐ huì xī láng yóu.
榮從憲府至,喜會夕郎游。
qì duó cāng láng sè, fēng qī hàn màn liú.
氣奪滄浪色,風欺汗漫流。
shuí yán sān fú yè, dú cǐ yuè qián qiū.
誰言三伏夜,獨此月前秋。
“風欺汗漫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