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水色共參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光水色共參差”全詩
中峰禪寂一僧在,坐對梁朝老桂枝。
分類: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法華寺上方題江上人禪空》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法華寺上方題江上人禪空》是唐代皎然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描寫法華寺上方的景色和其中的禪境為主題。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往路途中不斷傳來松樹的聲音,愈發增添了奇妙之感。
山色和水色彼此交融,共同構成一幅瑰麗的畫卷。
在中峰上的禪境中,有一位僧人獨自靜坐,
他面對著梁朝時期的老桂樹枝。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法華寺上方的景色來表達禪境中的靜謐和美好。作者以松樹聲音的遠近和光線交錯的山水色彩來形容景色的變化多樣,展示出壯麗的自然景觀。而在這樣的壯麗景色中,坐在中峰上的一位僧人靜靜地沉思,傳達出禪境的寧靜和空靈。
此詩也表達了皎然對于禪境的向往和追求。將禪境與自然景色相結合,展示人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通過與梁朝時期的老桂樹枝相對,更加突出了禪境的永恒與傳承,傳遞了作者對于禪境的珍視和敬仰。
整首詩詞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禪境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之間的親近感。其意境空靈,節奏流暢,給讀者帶來無盡的遐想和思考。同時,通過禪境和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也是對于人生的一種思考和融匯。
“山光水色共參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 huá sì shàng fāng tí jiāng shàng rén chán kōng
法華寺上方題江上人禪空
lù rù sōng shēng yuǎn gèng qí, shān guāng shuǐ sè gòng cēn cī.
路入松聲遠更奇,山光水色共參差。
zhōng fēng chán jì yī sēng zài, zuò duì liáng cháo lǎo guì zhī.
中峰禪寂一僧在,坐對梁朝老桂枝。
“山光水色共參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九佳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