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已九霄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名已九霄聞”全詩
身猶千里限,名已九霄聞。
遠路翻喜別,離言暫惜分。
鳳門多士會,擁佩入卿云。
分類: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送德清衛明府赴選(時柳黜陟有薦狀)》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德清衛明府赴選(時柳黜陟有薦狀)》是唐代詩人皎然創作的一首送別詩。詩中描繪了衛明府受命赴任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衛明府的贊美和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八使慎求能,東人獨薦君。
身猶千里限,名已九霄聞。
遠路翻喜別,離言暫惜分。
鳳門多士會,擁佩入卿云。
詩意和賞析:
詩的開頭,描繪了衛明府通過八個使節力求能力的認可,然而最后是東方的一位知音薦舉了衛明府。這表達了作者對衛明府的贊美,認為他是與子夜之明相比的人物。
接下來,詩人著重描述了衛明府任職所面臨的困難和限制。盡管身份千里之外的束縛,但他的名聲已經傳到九霄之上,廣為人知。這里用身份和聲譽的對比表達了衛明府的能力和才干,同時也暗示了他的使命和責任。
在送別時,詩人表達了對衛明府的喜悅和不舍。遠行之際,詩人雖然語言上不舍,但卻暗自慶幸與衛明府的相遇和共事。
最后,詩人描繪了衛明府赴任時的場景。鳳門指的是政府部門,多士會意味著聚集了眾多才士的地方。衛明府佩帶官印,進入鳳門,象征著他將擔任重要職務,受到眾多才士的歡迎和仰慕。
整首詩通過對衛明府的贊美和祝福,展現了作者對衛明府的崇敬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衛明府在新的崗位上取得更大成就的期望。
“名已九霄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é qīng wèi míng fǔ fù xuǎn shí liǔ chù zhì yǒu jiàn zhuàng
送德清衛明府赴選(時柳黜陟有薦狀)
bā shǐ shèn qiú néng, dōng rén dú jiàn jūn.
八使慎求能,東人獨薦君。
shēn yóu qiān lǐ xiàn, míng yǐ jiǔ xiāo wén.
身猶千里限,名已九霄聞。
yuǎn lù fān xǐ bié, lí yán zàn xī fēn.
遠路翻喜別,離言暫惜分。
fèng mén duō shì huì, yōng pèi rù qīng yún.
鳳門多士會,擁佩入卿云。
“名已九霄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