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世緣須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世緣須別”全詩
劍池留故事,月樹即他方。
應世緣須別,棲心趣不忘。
還將陸居士,晨發泛歸航。
分類: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同李司直題武丘寺兼留諸公與陸羽之無錫》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同李司直題武丘寺兼留諸公與陸羽之無錫》是唐代皎然創作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陵寢成為香山,禪枝從白楊上冒出。
劍池留下了往事的典故,月樹來自遙遠的地方。
應該從塵世緣分別,心靈棲居的向往不會忘記。
再次聚會將陸羽,清晨啟程駛向遠方。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眾多文人雅士同游無錫的場景。他們參觀了武丘寺,欣賞了自然景色,感受了歷史文化,同時也與陸羽交流了茶道心得。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塵世的離別之情和內心向往的精神追求。
賞析:
1. 詩詞通過描繪景色和歷史文化的細節,展示了無錫的美景和豐富的文化底蘊。
2. 作者運用象征手法,將禪枝從白楊冒出,月樹來自遙遠的地方,寄托了對清凈、遙遠的向往。
3. 詩詞表達了作者應對塵世緣分別的態度,雖然要從世事中分離,但內心的棲居之心不會忘記,持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
4. 詩詞以登陸或遠行的方式寄托了作者無錫游覽的心情,在欣賞自然和歷史的同時,也與陸羽進行文化交流,達到文化的碰撞與共鳴。
“應世緣須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lǐ sī zhí tí wǔ qiū sì jiān liú zhū gōng yǔ lù yǔ zhī wú xī
同李司直題武丘寺兼留諸公與陸羽之無錫
líng qǐn chéng xiāng fù, chán zhī chū bái yáng.
陵寢成香阜,禪枝出白楊。
jiàn chí liú gù shì, yuè shù jí tā fāng.
劍池留故事,月樹即他方。
yīng shì yuán xū bié, qī xīn qù bù wàng.
應世緣須別,棲心趣不忘。
hái jiāng lù jū shì, chén fā fàn guī háng.
還將陸居士,晨發泛歸航。
“應世緣須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