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弄清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對弄清弦”全詩
求真初作傳,煉魄已成仙。
鶴駕迎緱嶺,星橋下蜀川。
逢君竹林客,相對弄清弦。
分類: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詠數探得七》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數探得七》是唐代詩人皎然的作品,內容描述了一個探求真理并最終成仙的過程。
詩詞的中文譯文:“我年幼時,向鄒子談推算,計算時間之長短;黃童對我說起日月循環。我初次嘗試探尋真理,開啟了我的傳奇之路;再次磨練自我,我已成為了一名仙人。我駕著仙鶴歡迎緱山高;從星橋下經過川地。遇見了一位獨居竹林的客人,我們相對坐下,一同談論琴音。”
詩意:詩詞以自傳體的方式,借作者皎然的經歷,抒發了對于探求真理的追求和修行成仙的一段歷程。詩人在幼年時就開始對時間計算的探索,隨著年齡增長,不斷磨練自我,最終成就了仙人之道。而在修行的過程中,詩人也結識了一位在竹林中獨居的客人,二人相互交流琴音,尋求心靈的共鳴。
賞析:這首詩詞以簡明的語言、流暢的句子,描繪了詩人對于探求真理和修行成仙兩件事的過程和心境。通過作者的親身經歷,表達了對于追求真理的執著和對于修行的堅持,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于自然和音樂的熱愛。
整篇詩詞情感平靜而純凈,給人一種寧靜的感受。通過描述作者的求真精神和修行歷程,展示了一種追求卓越和超越塵俗的理想境界。詩中所描繪的仙人形象,既有超然世俗的意味,又與自然和樂音相融合,給人一種高遠而悠然的感覺。
整體來看,《詠數探得七》通過詩人親身經歷的表達,表達了對真理和修行的探索與追求,展示了詩人對于超越塵俗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表達了對于追求卓越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時給人以寧靜和高遠的感受。
“相對弄清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shù tàn dé qī
詠數探得七
zōu zi tán tiān suì, huáng tóng duì rì nián.
鄒子譚天歲,黃童對日年。
qiú zhēn chū zuò chuán, liàn pò yǐ chéng xiān.
求真初作傳,煉魄已成仙。
hè jià yíng gōu lǐng, xīng qiáo xià shǔ chuān.
鶴駕迎緱嶺,星橋下蜀川。
féng jūn zhú lín kè, xiāng duì nòng qīng xián.
逢君竹林客,相對弄清弦。
“相對弄清弦”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