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笙歌醉玉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公子笙歌醉玉樓”全詩
門門走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樓。
分類:
作者簡介(子蘭)
唐昭宗朝文章供奉,詩一卷。(出《全唐詩》卷八百二十四)。
《長安早秋》子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安早秋》是一首唐代詩歌,由子蘭創作。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吹舞著槐花飄落在皇家的溝渠,
終南山的美景滲入城市里的秋天。
每個門都有駿馬匆匆出征,
公子們在醉樂的玉樓里放聲歌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長安城在早秋時節的景象。作者通過槐花飄落和山色入城的描寫,展示了秋天的來臨,城市的變化和自然之美。另外,詩中還表達了征兵的緊迫和富貴公子在玉樓中享受豪華生活的對比,反映了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的紛擾。
賞析:
1. 描寫長安城的景象:詩中使用了具象的描寫手法,描述了風吹舞的槐花和終南山的美景,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這些描寫,詩人更加生動地展現了秋天帶來的美麗變化。
2. 寓意和社會背景:通過描述門門走馬的征兵場景和公子們在玉樓中的宴樂,詩人傳達了社會的不平靜和人們的憂慮。在唐代的長安城,頻繁的征兵和玩樂的士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反映了社會階層的分化和動蕩。
3. 對比和意象的運用:詩中使用了對比的手法,將溝渠中的槐花和遠山的景色與城市的生活對比,更加突出了秋天的變遷和城市的繁忙。同時,將征兵和公子們的歡樂對照,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更加生動地揭示了社會的混亂和人們的不同命運。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鮮明的形象描寫了早秋的長安城景象,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對比的手法,詩人展示了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的憂思。詩中既有美麗的自然景觀,又有深刻的社會寓意,形成了一幅生動而有力的畫面。
“公子笙歌醉玉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ān zǎo qiū
長安早秋
fēng wǔ huái huā luò yù gōu, zhōng nán shān sè rù chéng qiū.
風舞槐花落御溝,終南山色入城秋。
mén mén zǒu mǎ zhēng bīng jí, gōng zǐ shēng gē zuì yù lóu.
門門走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樓。
“公子笙歌醉玉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