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斅前賢多慷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須斅前賢多慷慨”全詩
為手須似朱云輩,折檻英風至今在。
男兒結發事君親,須斅前賢多慷慨。
歷數雍熙房與杜,魏公姚公宋開府。
盡向天上仙宮閑處坐,何不卻辭上帝下下土,忍見蒼生苦苦苦。
分類: 陽春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陽春曲(江東廣明初作)》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陽春曲(江東廣明初作)》
學習阮嗣宗,要明白是非,非至于公的道理。
手應和朱云一樣,才能繼承英風,流傳至今。
男子結發時要為父母奮斗,要像前賢一樣慷慨豪邁。
數算雍熙、房、杜,魏公、姚公、宋開府等人,
他們都在仙宮閑坐,為何不辭別上帝,下到人間,
不忍看到人民的苦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江東廣明初作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于男子漢應有的風范和責任的思考。詩中提到了學習阮嗣宗的道理,強調了男子漢要明白是非、追求公道。同時,作者也提到了要繼承前人的風采,折檻英風至今在,強調了男子漢應有的勇氣和豪情。接下來,詩中表達了男子漢為了父母親而奮斗的觀點,同時也提及了一些歷史上有名的賢人,來強調男子漢應該具備的慷慨和豪情。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人民苦難的關切和愿望,呼吁上帝關注蒼生的疾苦。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生動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于男子漢應有的責任與風范的思考。作者通過對歷史名人及其事跡的引用,加強了詩中觀點的說服力。詩人表達了對于社會倫理道德的思考,以及對人民疾苦的關注,展現了作者關懷社會的情感。同時,詩句簡練有力,語言鮮活,讓人讀后能夠深感作者的思考和情感的震撼。
“須斅前賢多慷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chūn qū jiāng dōng guǎng míng chū zuò
陽春曲(江東廣明初作)
wèi kǒu mò xué ruǎn sì zōng, bù yán shì fēi fēi zhì gōng.
為口莫學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
wèi shǒu xū shì zhū yún bèi,
為手須似朱云輩,
zhé kǎn yīng fēng zhì jīn zài.
折檻英風至今在。
nán ér jié fà shì jūn qīn, xū xiào qián xián duō kāng kǎi.
男兒結發事君親,須斅前賢多慷慨。
lì shǔ yōng xī fáng yǔ dù, wèi gōng yáo gōng sòng kāi fǔ.
歷數雍熙房與杜,魏公姚公宋開府。
jǐn xiàng tiān shàng xiān gōng xián chù zuò,
盡向天上仙宮閑處坐,
hé bù què cí shàng dì xià xià tǔ, rěn jiàn cāng shēng kǔ kǔ kǔ.
何不卻辭上帝下下土,忍見蒼生苦苦苦。
“須斅前賢多慷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