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未有人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別未有人知”全詩
除月與鬼神,別未有人知。
子期去不返,浩浩良不悲。
不知天地間,知者復是誰。
門前數枝路,路路車馬鳴。
名埃與利塵,千里萬里行。
只見青山高,豈見青山平。
朱門勢峨峨,冠蓋何光明。
黃鳥在花里,青蟬奪其聲。
爾生非金玉,豈常貴復貞。
寄言之子心,可以歸無形。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偶作二首》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偶作二首》
新詩一千首,古錦初下機。
除月與鬼神,別未有人知。
子期去不返,浩浩良不悲。
不知天地間,知者復是誰。
門前數枝路,路路車馬鳴。
名埃與利塵,千里萬里行。
只見青山高,豈見青山平。
朱門勢峨峨,冠蓋何光明。
黃鳥在花里,青蟬奪其聲。
爾生非金玉,豈常貴復貞。
寄言之子心,可以歸無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貫休所作,通過寫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思考。詩首的幾句話,表述了自己通過寫了一千首新詩,仿佛編織了一幅古錦。除了月亮和鬼神,沒有人知道這些詩的含義。接著提到自己的朋友子期離去,但他并不悲傷,對世事的淡然和對人生命運的認識,體現了貫休對人生的思考。接下來,他又借此提出一個問題:究竟誰能夠真正了解天地間的真相?
接下來的幾句,寫了門前多條道路上車馬喧鬧,象征著世間的名利和物質欲望的追逐。但貫休從高山的角度來看,他看到的是青山高聳,而不是平坦,用以形容人們追逐名利的勢頭猛烈。朱門意味著權勢和榮光,貫休用峨峨形容,意味著壯麗的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用黃鳥和青蟬來比喻自己,流露出一種不拘常貴和純粹的性格。尤其在最后一句寄言之字心,表示他的心靈可以歸納為無形的存在,是超越了世俗的追求和財富的一種境界。整首詩表達了貫休對于名利的看透和對人生追求的思考。
“別未有人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zuò èr shǒu
偶作二首
xīn shī yī qiān shǒu, gǔ jǐn chū xià jī.
新詩一千首,古錦初下機。
chú yuè yǔ guǐ shén, bié wèi yǒu rén zhī.
除月與鬼神,別未有人知。
zǐ qī qù bù fǎn, hào hào liáng bù bēi.
子期去不返,浩浩良不悲。
bù zhī tiān dì jiān, zhī zhě fù shì shuí.
不知天地間,知者復是誰。
mén qián shù zhī lù, lù lù chē mǎ míng.
門前數枝路,路路車馬鳴。
míng āi yǔ lì chén, qiān lǐ wàn lǐ xíng.
名埃與利塵,千里萬里行。
zhī jiàn qīng shān gāo, qǐ jiàn qīng shān píng.
只見青山高,豈見青山平。
zhū mén shì é é, guān gài hé guāng míng.
朱門勢峨峨,冠蓋何光明。
huáng niǎo zài huā lǐ, qīng chán duó qí shēng.
黃鳥在花里,青蟬奪其聲。
ěr shēng fēi jīn yù, qǐ cháng guì fù zhēn.
爾生非金玉,豈常貴復貞。
jì yán zhī zǐ xīn, kě yǐ guī wú xíng.
寄言之子心,可以歸無形。
“別未有人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