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在綠葦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眠在綠葦邊”全詩
汀花最深處,拾得鴛鴦兒。
漁父無憂苦,水仙亦何別。
眠在綠葦邊,不知釣筒發。
樵叟無憂苦,地仙亦何別。
茆屋岸花中,弄孫頭似雪。
扣舷得新詩,茶煮桃花水。
n5々數片帆,去去殊未已。
仁政無不及,乳獺將子行。
誰家苦竹林,中有讀書聲。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上馮使君五首》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馮使君五首》 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美麗的春日景象,以及其中的人物形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悠閑和安寧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撐船碧江上,
春日何遲遲。
汀花最深處,
拾得鴛鴦兒。
漁父無憂苦,
水仙亦何別。
眠在綠葦邊,
不知釣筒發。
樵叟無憂苦,
地仙亦何別。
茆屋岸花中,
弄孫頭似雪。
扣舷得新詩,
茶煮桃花水。
數片帆去去,
殊未已。
仁政無不及,
乳獺將子行。
誰家苦竹林,
中有讀書聲。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撐船的景象和春日的美麗,展示了作者對寧靜、悠閑生活的向往和追尋。詩中描述了江上碧綠的水面和汀花盛開的河岸,以及在其中拾得鴛鴦兒的愉悅。漁父和水仙都無憂無慮地生活著,堪稱理想的境界。樵叟也生活在岸邊的花叢中,與孫子玩耍,仿佛將頭發弄成了一團雪白色的花朵。而詩人自己則在船上寫下了一首新的詩篇,沏了茶,以茶煮桃花水,享受著無憂無慮的心境。
接著,詩人描述了幾片帆船的離去,但是這離去并不是終結,而是將要繼續行進前進的意象,揭示了生活和時代的繼續發展。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偉大仁政的向往,以及即使在偏遠的竹林中,也有人在讀書的聲音。
整首詩詞以唐宋時期江南景色為背景,寓意詩人對寧靜、安逸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以此寄托了對仁政的向往和對文化教育的重視。整首詩情意融洽,形象生動,給人以愉悅和暢快的感受。
“眠在綠葦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féng shǐ jūn wǔ shǒu
上馮使君五首
chēng chuán bì jiāng shàng, chūn rì hé chí chí.
撐船碧江上,春日何遲遲。
tīng huā zuì shēn chù, shí dé yuān yāng ér.
汀花最深處,拾得鴛鴦兒。
yú fù wú yōu kǔ, shuǐ xiān yì hé bié.
漁父無憂苦,水仙亦何別。
mián zài lǜ wěi biān, bù zhī diào tǒng fā.
眠在綠葦邊,不知釣筒發。
qiáo sǒu wú yōu kǔ, dì xiān yì hé bié.
樵叟無憂苦,地仙亦何別。
máo wū àn huā zhōng, nòng sūn tóu sì xuě.
茆屋岸花中,弄孫頭似雪。
kòu xián dé xīn shī, chá zhǔ táo huā shuǐ.
扣舷得新詩,茶煮桃花水。
n5 shù piàn fān, qù qù shū wèi yǐ.
n5々數片帆,去去殊未已。
rén zhèng wú bù jí, rǔ tǎ jiāng zi xíng.
仁政無不及,乳獺將子行。
shuí jiā kǔ zhú lín, zhōng yǒu dú shū shēng.
誰家苦竹林,中有讀書聲。
“眠在綠葦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