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雨雹空似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昏雨雹空似黳”全詩
黃昏雨雹空似黳,別我不知何處去。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義士行》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義士行
先生先生不可遇,
愛平不平眉斗豎。
黃昏雨雹空似黳,
別我不知何處去。
中文譯文:
義士在行動
先生先生不可遇,
我對先生的敬仰可望而不可及,
愛平寧靜的心情卻時常受到打擾。
無論是黃昏時下的雨雹,還是空蕩的黑夜,
都使我對離別的去向感到迷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思鄉之人對離別的無奈和困惑。詩人以自己對先生的敬仰,對寧靜和平的向往,以及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時的無助感,表達了內心的痛苦和迷茫。
賞析:
貫休是唐代末年的文學家,他的詩詞作品多以離別、思鄉為主題,深受時人的喜愛。這首《義士行》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詩句,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于平和生活的追求。詩中的“先生先生不可遇”,表達了詩人對先生的崇敬和敬仰之情,但又因為無法與先生相遇而感到迷茫和失落。而“愛平不平眉斗豎”則暗示了詩人對平靜和安寧的追求,然而好像總是無法躲避各種不平之事的發生,這種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的矛盾,使詩人倍感困擾。最后的兩句“黃昏雨雹空似黳,別我不知何處去”,則表達了詩人面對離別時的無助和困惑。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內心的苦悶之情,以及對平和安寧生活的渴望。
“黃昏雨雹空似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shì xíng
義士行
xiān shēng xiān shēng bù kě yù, ài píng bù píng méi dòu shù.
先生先生不可遇,愛平不平眉斗豎。
huáng hūn yǔ báo kōng shì yī, bié wǒ bù zhī hé chǔ qù.
黃昏雨雹空似黳,別我不知何處去。
“黃昏雨雹空似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